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37.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房纤颤(房颤),其中最常见者为房颤。甲亢房颤多见于40-45岁或以上患者,青少年患者较少,即使发生,也多为阵发性。甲亢引起的心律失常多数为可逆性,甲亢控制后,大多可消失。我院曾对200例甲亢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房颤为甲亢心脏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表1)。

表1 200例甲亢性心脏病的类型

(2)心脏肥大。多见于甲亢症状严重和病程较长者。心脏增大的原因包括:①高动力循环状态。T3、T4升高引起显著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表现为外周组织及心肌耗氧量增多,循环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增高,心脏长期容量负荷过重,可致心脏扩大。②T3升高可直接促进心肌蛋白质的合成和心肌细胞的生长,引起心肌肥大。③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可独立于或相加于儿茶酚胺的作用,增加了内源性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通过β受体介导而致心肌肥大。④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心钠素(ANP)的作用,甲亢时周围组织的血管扩张,使肾血流减少,有效灌注压下降,从而激活RAAS,导致水钠潴留,尽管ANP也升高,但不足以对抗已激活的RAAS。

(3)心力衰竭。甲亢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大约为6%。年龄大于60岁、病程长者更易发生。心力衰竭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甲亢时高动力循环状态使心肌负荷长期过重,可致心脏增大,心排血量增加;②心肌耗氧量增加,能量代谢障碍;③快速型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致心排血量下降;④RAAS激活可导致心肌肥大和血容量的增加。心力衰竭的特点是以右心衰竭为多见,也可发生左心衰竭。

(4)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临床上少见。可能是甲亢患者儿茶酚胺活性增强,冠状动脉痉挛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