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信任孩子

3.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信任孩子

人与人之间的不理解,往往是因为各自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造成的。父母与男孩之间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例如下面的案例:

赵丽华的儿子放学回家后,抱怨语文老师课堂上训斥他。赵丽华听后双手叉腰,质问儿子:“肯定是你上课不认真听讲吧?”儿子两眼一瞪,生气地说:“我没有!”

“我才不信,否则老师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斥责你!”

儿子懒得辩解,只见他把书包扔在沙发上,然后气呼呼地进了房间。

男孩的爸爸回家后,得知儿子不开心,决定一探究竟:“儿子,怎么不开心呢?跟爸爸说说好吗?”

儿子将实情一五一十地说出来,原来他上课时被身后的同学逗弄了一下,就转身去警告对方不要打扰他,不料被老师看见,老师以为他不认真听讲,就训斥了他。这根本就是一个误会。

爸爸听后,拍着儿子的脑袋说:“如果我是你,被老师当众训斥,我也会觉得委屈。”

“是啊,你说我多冤枉啊!”儿子得到了爸爸的尊重和理解后,脸上露出了轻松的表情。

爸爸安慰儿子道:“是够冤的,不过呢,既然都过去了,那就不要放在心上了,好不好?我相信如果老师知道实情,也会过意不去的!”

就这样,儿子心中的不愉快消散了。

当你觉得不理解孩子时,不妨告诉自己:我是否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而非固执地坚持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当你试着转换角色,转变看问题的角度时,你就会发现:原来那些从孩子口中说出来的有些不可理喻的话并非空穴来风,并非胡编乱造,而是有依据的。如此,你就能理解孩子的心情和感受,就能更好地与孩子共情,从而赢得孩子的信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