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儿志在四方,培养男孩的国际化视野

好男儿志在四方,培养男孩的国际化视野

俗话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胸怀大志,视野广阔,能够与世界接轨,成为一个有国际化视野的人。

有些家长认为,培养孩子国际化的视野就是要学英语、记单词。还有一些家长认为,要想培养孩子的国际化视野,就应该送孩子出国留学,让孩子体验国外的生活。这是较为偏颇的观点。那么,什么是国际化视野呢?它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的思维方式。

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一位集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大成者。1953年,他凭借《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两度担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极其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曾带领英国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他被美国杂志《展示》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极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2002年,被英国广播电台BBC评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看到丘吉尔的介绍,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真了不起”。有人说丘吉尔高瞻远瞩,有人说他知识渊博,有人说他性格刚强,有人说他敏而好学。但这都不足以完整地评价丘吉尔,唯有用“国际化视野”这个词能涵盖丘吉尔所达到的高度。

丘吉尔从小就有一个好习惯,这个习惯让他终身受益。当他遇到困难时,他会在头脑中想出十几种解决方案。然后,从中挑选出最好的一个来解决问题。这样解决问题看似不够直截了当,但实际上却非常有效。因此,他总是所在群体中最有智慧的一个人。

二战时期,面对希特勒发起的空战,丘吉尔没有选择逃避,因为他坚信有办法战胜困难。他高瞻远瞩,纵观时局,最终选择与苏联并肩作战,结果取得伟大的胜利。而那句“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正是他国际化战略思想的智慧总结,这种国际化的视野,让丘吉尔眼界更宽广,做事更有全局感,也让他最终成就伟业。

国际化视野是一种眼界,是一种思路,更是一种综合素质。那么,怎样的人称得上具有国际化视野呢?总结下来,有这样三点:

第一,具有国际合作与学习的意识。例如,面对疑难杂症,现在流行国际会诊,通过互联网将全球医生的智慧集合起来。这种行为就是基于国际合作意识,基于国际化视野而产生的。在未来,世界上还会有很多疑难杂症需要国际间来合作解决。

第二,沟通能力。国际化视野的培养要依托语言这个工具,但语言学习绝非全部。对于语言的学习,父母要告诉孩子:学习语言是为了运用,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考试。因此,要给孩子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第三,知识结构。国际化视野的核心内容是知识结构,这既包括综合性的知识结构,也包括专业性的知识结构。很多人觉得,人不可能既渊博又专业,认为应该术业有专攻。其实,渊博的知识与专业的知识是不矛盾的。

在了解国际化视野所构成的三要素之后,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孩子的国际化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