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男孩变坏不是偶然的

叛逆期,男孩变坏不是偶然的

很多家长反映,男孩进入青春期后,管教起来很难,他们动不动就顶嘴、反抗;但是不管又怕他们出问题,害怕他们染上不良习惯,甚至学坏。在家长们的观念里,青春期就是危险期,就是男孩“兴风作浪”的时期。

一位父亲向青少年教育专家咨询时这样说:

我儿子15岁了,站起来比我还高,可是最近半年他却越来越不听话了。老师多次向我反映他有逃学的行为,为此我没少教训他。他也不反抗,就硬着头皮让我打。末了,他还狠狠来一句:“再打我,我就不上学了。”

我还发现他在外面抽烟。一天中午,我从他学校门前经过,发现他和几个同学在小卖部门口抽烟。当时我就没收了他的香烟,把他和同学臭骂一顿,警告他不许和他们来往。

孩子他妈也整天愁得睡不着觉,就怕他在外面结交一些社会上的小混混,经常苦口婆心地劝他。遇上他心情好的时候,他会跟他妈说:“放心吧,我不会交坏朋友的,我知道什么样的朋友不能交。”遇到心情不好时,他就爱答不理,要么就来句“烦不烦啊,整天唠叨什么呀”。

为什么青春期男孩有那么多问题呢?为什么青春期男孩容易学坏呢?其实,这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有一定的必然性。

青春期男孩,身体迅速发育,生理日渐成熟,这让他感觉自己好像是一个大人了,可是他的心理发育却相对滞后。身心发展的不同步或者说不平衡,使他的心里产生了矛盾和纠结,而这种纠结会直接导致烦躁、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又会促使他做出一些冲动的举动,甚至会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学坏。

其次,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变化,他认为自己不再仅仅是父母的乖儿子,更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人;他不再仅仅属于父母,更应该属于社会上的某个群体,他需要在社会上寻找归属感和认同感。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他开始寻求同龄人的支持,重视伙伴关系,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也因此,有些事情虽然他内心不想做,但由于同伴们认同,他只好跟着去做,比如,抽烟、喝酒等。虽然这些事情不被父母认可,但是在男孩看来,那是成人的象征,代表着他已经摆脱了父母的看管。这种心理有可能导致他进一步变坏,比如,上网成瘾、赌博、犯罪等。

当家长突然有一天发现:原来一直很听话的男孩,居然和流里流气的人混在一起,居然抽烟、酗酒、赌博、玩儿网游时,会感到难以接受,会觉得事态很严重,从而急于去教育孩子。殊不知,如果家长不注意方式方法,往往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反抗。家长见孩子反抗,觉得自己的威信受到了挑衅,从而更加严厉地打压孩子,致使亲子关系进一步恶化。

很多父母说:“我是爱孩子,才会管他,才会骂他的!”但问题的关键是怎么去爱,孩子是否愿意接受你这种“爱”。如果父母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爱,不考虑孩子的感受,这样的爱越多,造成的结果越可怕。

有位诗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大的伤害往往是以爱的名义出现的。”父母想想自己对孩子的过分管制,对孩子居高临下的训斥,哪一样不是以爱之名,哪一样不是激起了孩子的反抗?所以,当你发现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变坏了,或有变坏的苗头时,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