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嘲热讽的话语,会使男孩受辱
如果你留心观察一下,周边很多家长都会跟孩子这样说话:“你认为自己很能干吗?”“这你还不明白吗?”“这多简单,你居然不会!”“你动动脑子好不好啊?”等等。儿童心理治疗专家里伯文指出:“孩子,尤其是幼童,最怕的是出自父母之口的嘲讽。他们很难理解,和自己最亲近的人怎么会说出这种表面是表扬而实质是贬损的‘双关语’。”
不要小看冷嘲热讽的杀伤力,说不定,你的几句冷嘲热讽,会害了孩子一生。因为在冷嘲热讽下,孩子的自尊心会遭受严重的打击,孩子容易产生自我怀疑甚至自我否定的心理倾向,因此容易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
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时,黄先生联想到父母对自己的教育,他说:“在我的印象里,基本上没有得到过父母的正面评价。我上学的时候,当我考了第二名时,父母会对我说‘千万不要骄傲,你要看看你与第一名差距有多大’。当我刚开始学习做饭笨手笨脚时,父母会斥责我‘怎么生了你这样的笨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是一个自卑的人,我很喜欢讨好别人,性格里有隐性的暴力倾向,还容易嫉妒别人。”
黄先生说:“但是我很幸运,长大之后喜欢读书,读了一些好书,慢慢地进行自我教育,逐渐把自己雕刻成另外一个样子。虽然有时候我那些负面的性格还会冒出来,但现在我基本上是一个温和、宽容、开朗,懂得自我欣赏的人。”
黄先生是幸运的,因为父母的嘲讽没有让他迷失自我,走向堕落。但是,还有很多深受父母嘲讽的人恐怕没有那么幸运。这种经常性的嘲讽是一种“精神暴力”,是一种情感虐待,会让孩子在心理上感到痛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精神暴力”与“批评教育”是不同的。批评教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心理学家林崇德说过:“表扬是爱,批评也同样包含着爱。”批评教育是就事论事,具有合理性、公正性,但精神暴力却是人身攻击,是一种深深的伤害。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但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并不能区分两者,而是打着“爱孩子”的幌子去伤害孩子。所以,真正爱孩子,就要停止对孩子冷嘲热讽,要对孩子采取正面的管教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