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家长至高无上的威严

1.放下家长至高无上的威严

父母之所以喜欢对孩子下命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在家里拥有至高无上的威严。正如古话说得那样:“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尽管如今时代与古代大为不同,但传统观念仍然残留于某些家长的心里,致使他们对孩子失去了应有的尊重。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家长唯有放下自己居高临下的威严,才能平等地对待孩子,才能改变命令的口吻。

周立的父母与他说话时,从来不用命令的口吻。对周立的缺点,父母总是温和地提出建议,即便周立在某些方面重复犯错,父母也不会高高在上地训斥他。因而,周立与父母的关系非常好,平时有什么话都会跟父母说,彼此就像朋友一样。

初二下学期,周立喜欢班里的一个女生,这使他在学习上有些分心,他想向对方表白,又怕被回绝。犹豫了一番,周立最终把自己的烦恼告诉了爸爸。爸爸听完他的倾诉,没有像有些父母那样火冒三丈。相反,他跟周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并且建议周立先把这份情感放在心里,好好学习,等将来机会合适了,再向那个女生表白。

周立认真思考了爸爸的建议,觉得有道理,然后调整好心态,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了。

周立的爸爸是明智的,面对儿子早恋的念头,他既没有呵斥儿子“不学好”,也没有命令儿子放弃表白的念头,而是跟儿子分享了自己的经历,然后提出建议,让儿子决定怎样去做。这充分体现了他对孩子的尊重,孩子自然会认真考虑其建议。由此可见,平等基础上的沟通才是有效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