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能力——自制力强的男孩才能管好自己的人生
一位妈妈在博客中写出了她教育青春期儿子的苦闷:
上个暑假,我刚读初中的儿子每天看电视的时间长达8小时。为了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我曾为儿子制订了一份暑假作息时间表,规定孩子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但这份时间表对孩子的约束力不大,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并未减少。转眼寒假又到了,我担心暑假的情况会重现,急切地想找一个能够有效控制孩子看电视时间的好办法。
这位妈妈在博客中所反映的问题早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具有普遍性。有一些权威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寒暑假期间,有不少于30%的青春期孩子每天连续看电视时间长达5个小时。
青春期男孩好奇心重,求知欲望强烈。如果他们在得不到父母的合理引导,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较少,其他娱乐活动又较少的情况下,电视可能会让他形成依赖性。那么聪明的父母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呢?我们来看一位心理学专家对一个家庭的采访手记:
来到陆明家,他高兴地对我说:“我的作息时间表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制订的。每个星期的周末,爸爸拿来广播电视报,让我圈出下个星期我想看的电视节目,优先安排看电视的时间,然后再安排做暑假作业的时间。剩下的时间是给我发展兴趣爱好和户外活动的时间。”我很有兴趣地问陆明的妈妈:“一般父母总是优先考虑学习的时间,你们为什么要优先安排看电视的时间呢?”夏女士说:“因为电视节目的时间是固定的,有孩子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时候硬要孩子去做作业,孩子心挂两头,反而做不好。倒不如把他爱看的电视节目的时间留出来,孩子既能安心做作业,又满足了娱乐的需要。所以,我们的作息时间表每周都要根据新的广播电视报进行修改。”
陆明的妈妈在制定作息时间表时,并没有用强制的方式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让孩子一起参与,了解孩子有哪些需求,只要是合理的需求就尽量满足。她并没有过于机械地规定时间,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这样就提高了孩子的积极性,使得计划得以顺利执行。
不过,一张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不能使父母高枕无忧。如果深入调查就能发现,青春期的孩子不仅仅存在看电视上瘾的问题,而且还存在其他很多严重问题。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网络等大众传播工具,也处在一个飞速发展期,在这样一个传媒异常发达的社会背景下,父母无法抗拒大众传媒对男孩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信息时代的到来,处处埋伏着诱惑男孩的陷阱,网瘾、毒品、性等种种的不良诱惑都在伺机占领男孩的身心,让父母防不胜防。
因此,在当今社会,孩子自控力的培养就被提上了日程。自控力是指人们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它既表现在能激励自己,不怕挫折实现目标的能力,也表现在能够抑制自己不良心理和行为的能力。据此,可以把青春期男孩的控制能力分为四种类型:
(1)理想型——高自控,高主动性;
(2)小绵羊型——高自控,低主动性;
(3)破坏型——低自控,高主动性;
(4)游手好闲型——低自控,低主动性。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调查发现,在智商和自我控制力中,自控力对孩子未来的生活的幸福程度影响更大。著名的“糖果试验”表明,懂得延迟满足自己欲望的孩子将来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而心理学家在研究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心理特质时,发现他们大多是高自控、高主动性的理想型人才。那么,为了培养青春期男孩的自控力,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