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时,请你换一种语气
男孩到了叛逆期,父母应该完成“角色”的变化,就是由“专制”角色向“青春期顾问”角色的转变,也许很多父母没有发现,但这是个事实。
这种最大的转变,只是经过了一个小小的变化,就是说话的口气由“你”变成了“我”。不得不承认,那种对男孩说“你现在就把作业做完”之类的话语已经越来越不管用了,相反,那些懂得和青春期男孩沟通的父母,会侧重于用“我”的口吻,来表达自己对男孩的疑问和猜测。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父母稍微地变化一下说话的风格,情况是不是会有所改变。
妈妈甲:“说了这么多,你到底听明白了吗?”
妈妈乙:“不知道我说的这些够不够明白?”
妈妈甲:“你以后不要再借钱给你朋友了!”
妈妈乙:“如果我让你借钱给朋友,而那位朋友不准备还给你,那该怪谁?你怎样才能偿还我这笔钱呢?”
很明显,妈妈乙所说的话,男孩会更乐于接受,而且从中受益。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所有的父母一个道理,任何带有挖苦和讽刺性的命令对男孩来说都是有副作用的。
男孩:“老师最讨厌了,每次都布置这么多的作业,害得我都没有时间玩儿。”
父母甲:“你怎么可以这样说老师呢,没大没小!他也是为你好。”
父母乙:“你怎么老是想着玩儿,考试快到了知道吗!”
父母丙:“看起来作业是挺多的,快点做完了咱们下楼去玩儿吧!”
身为父母,你会选择甲、乙、丙哪一种角色呢?父母甲是教训和解释的角色,完全忽略男孩的情绪感受;父母乙是指责和警告的角色,容易引起男孩的反抗或压抑;而父母丙则是兼顾倾听和反映情绪的表达,尤其是不带批判的同情心问句方式,会让叛逆期男孩乐于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情绪,因为父母没有企图去堵住男孩的情绪出口。
其实,父母最有效的反应就是:“你觉得……因为……”“听起来似乎……由于……”等类似的语调。当男孩开始叙述时,可以做出不打断男孩表达的简短反应,如不时地说:“嗯”“是的”“你说得很对”等,偶尔点点头来表示你的专注来鼓励男孩吐露心声,从而帮助他疏导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