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听也得听”——不要总是高高在上地命令男孩
2025年10月13日
“你不听也得听”——不要总是高高在上地命令男孩
不少父母以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对孩子发号施令是父母的权利,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于是,他们习惯在孩子面前摆架子,对孩子动辄下命令:“不准……”“不能……”“不行……”“不听也要听!”年幼的孩子面对父母的命令,往往不敢不听,不敢不从。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时,父母的命令就不那么管用了。有时候,孩子非但不听命令,反而故意与父母对着干。这让父母无法接受,于是他们又开始抱怨:“孩子大了,翅膀硬了,开始不听话了!”
“不久前,我那刚上初二的儿子在我的要求下,把长发剪短了。但两个月后,他的短发长长后,他却不肯再剪短。而且,昨天他居然还把一头黑发染黄了。我怎么说他,他都不听,这不是故意惹我生气吗?孩子大了怎么那么难管呢?”家长方先生如此讲述。
其实,并非男孩大了不听话,而是男孩大了,有了强烈的自尊和独立的意识,对父母高高在上的命令十分反感。要知道,男孩也有自尊,也要维护自己的面子。进入青春期后,男孩体内的雄性激素分泌过盛,这些雄性激素如果得不到合理宣泄,他的情绪就会起伏不定。此时若父母强行命令孩子不准这样、不准那样,只会激起他的逆反情绪。
父母用命令的口吻与孩子沟通,不仅会激起男孩的逆反情绪,还会压制男孩独立的意识。长此以往,容易造成男孩胆小、怯懦、自卑、依赖性强等性格。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过:“父母经常用命令的口气对孩子说话,叫孩子做事,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很难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一直在命令中做事的孩子,会缺乏主动性,容易形成懦弱的性格,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所以,父母切勿高高在上地命令男孩,而要尊重男孩的独立人格,理解男孩的独立愿望。为此,父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