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利用孩子的逆反心理

巧妙利用孩子的逆反心理

心理学上,孩子有两个反抗期。第一个反抗期是在三四岁的时候,这个时候由于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认知、语言、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他会感到有些事情自己可以做了,所以跟爸爸妈妈的教育观点就会产生冲突。第二个反抗期是在青春期前后。从心理发育的角度来说,这都是孩子的正常心理发展,但对爸爸妈妈来说,会觉得孩子在对抗自己。

特别是男孩的叛逆,更是无以复加,父母应该都“领教”过孩子的那种犟和拧,让人恨不得狠狠揍他一顿。男孩的逆反心理为什么会如此严重呢?首先是男孩体内的睾丸素让他本身富有对抗性和攻击性,其次是男孩因身体和心理发育产生的反抗性。

作为父母,不能只看到男孩的叛逆现象,更要冷静分析男孩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

1.父母不信任男孩

“初生牛犊不怕虎”,男孩会认为自己的能力足以应付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所以他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是,爸爸妈妈对孩子非常不信任,很多事情都需要包办,管教孩子时往往是不许这样不许那样,或者有些“嘱托”反复讲,这些都使得男孩厌烦,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父母不尊重男孩

一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他们要男孩学这学那,如规定每天读多少单词、练几小时琴等,如果男孩不感兴趣,不想学,父母就摆出一副家长的架势,有时还讽刺、挖苦、辱骂、体罚。伤害了男孩的自尊心,当然会引起男孩的逆反心理。

3.父母遇事唠唠叨叨

有些父母认为男孩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会儿说注意这,一会儿说注意那,这个要这么做,那个要那么做,时间一长,这种“敲木鱼”式的教育最终导致男孩厌烦而产生逆反心理。

有个男孩和同学聊天时说:“我妈简直就是一个怨妇,整天埋怨、指责我,在我耳边唠唠叨叨,好像我做的每一件事她都看不顺眼一样。有时候我的心情本来挺好的,但一听到她的唠叨,我就有一种快要疯掉的感觉,真的受不了,我快要崩溃了。”

话音刚落,男孩的同学说:“我怎么觉得我妈和你妈很像,每次我听到她唠叨,我就会躲进自己的房间,带起耳机听歌。有时候,我妈越是唠叨,我越和她对着干,看她还唠叨不,我就是想让她知道,我讨厌唠叨!”

看看这两个孩子的对话,你是否明白父母唠叨对孩子的杀伤力呢?如果你也有唠叨的习惯,那就赶紧改了吧!

4.缺乏感情沟通

阿华的爸爸是包工头,妈妈是职场白领,两人都是事业型的人,每天早出晚归,和阿华沟通较少。阿华和爸爸妈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爸爸妈妈,我没钱花了,给我打点儿钱”,除此之外,就是阿华在学校闯祸了,被老师通知家长后,爸爸妈妈对阿华进行批评教育。

久而久之,阿华厌倦了这些,每当爸爸妈妈和他讲大道理时,他都会选择装聋作哑。嘴里“嗯”个不停,头点得非常卖力,实际上内心厌烦透了。他选择这种方式与爸爸妈妈沟通,不过是表达一种不满。可惜,爸爸妈妈并未察觉。

有些父母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经常和男孩在一起,尽管物质上极为丰富,但男孩在情感上却感到十分饥饿,时间长了,父母缺乏与男孩经常的感情沟通,在缺少双亲爱的情况下就会以逆反和沉默来表示自己的不满。

5.父母缺少耐心

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给男孩太多的期望,当男孩无法达到自己的要求时,一部分父母非常缺少耐心,立马给予男孩严厉批评,或是通过横向比较来数落男孩:“你看,别人才弹了3个月的钢琴,就比你弹得好了。人家可认真了,可是你呢?”这些缺少耐心的表现,不仅没有满足男孩渴望赞美的需求,还大大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导致男孩产生逆反心理。

如果男孩很叛逆,父母首先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

“逆反心理”是男孩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在不同性格的男孩身上会表现不一。对于那些比较独立的男孩而言,他们会表现出更多的“逆反心理”。他们不仅独立,而且思维发展好;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的观点、行为都是正确的;因此他们会经常报以一种怀疑的态度去看待别人的观点,如果他们一旦认为自己是正确的,那么很多人都无法改变他们的想法,正所谓“九头牛也拉不回来”。所以,父母要善待男孩的逆反心理,正确教育男孩,积极引导男孩:

1.积极认识男孩的心理发育规律

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认识到男孩在发展中出现“逆反心理”的正常现象,理解男孩在成长中的需求,掌握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改进自己对男孩的教育方式和态度。

2.尊重男孩的想法

把男孩当作朋友平等对待,努力做到不唠叨不打骂,预防男孩把父母的话当耳旁风。让男孩在尊重中找到证明自己实力的途径。更不应该强制性要求男孩做一些事情,即便男孩一时不反抗,也会把怒火藏在心里,这种情绪一旦产生,总有一天会爆发,并且会更激烈。

3.保持冷静、做出表率

当男孩出现“逆反心理”,甚至是“逆反行为”时,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善于先将这件事冷处理。当男孩的逆反情绪比较激烈时,父母可以让男孩自己发泄,不予理睬,男孩自己觉得没意思了,没人理睬了,自然情绪会缓和一些。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不要因为自己的心情不好就随时随地对家人发火。

4.经常自我反省

当男孩出现“逆反心理”后,认真地想想男孩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不仅要从男孩身上找原因,更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是父母方面的原因,就应注意改进,成人应言而有信;如果是男孩无理取闹,则可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对其逆反行为不予理睬,事后再进行教育、诱导,说明利害关系,千万不要火上浇油,把事情搞得更糟。

5.要善于发现男孩的闪光点

青春期男孩叛逆的背后,也许隐藏着一些不被父母注意的闪光点。作为父母,若能擦亮眼睛,用赏识的态度对待男孩的叛逆行为,定能从男孩身上收获很多惊喜。

涛涛是个爱争辩、爱斗嘴的男孩,正值青春期的他,每当父母提出一个观点时,他都会想方设法找到不同的观点反驳。值得庆幸的是,爸爸妈妈思想开明,每次都能耐心倾听他讲述自己的观点,并客观地评判他的观点。这很好地激发了涛涛的思维能力。

有时候,爸爸妈妈还会因涛涛提出了一个新奇的观点而拍手称赞,夸奖他头脑聪明,善于创新,这很好地消除了涛涛的叛逆心理,同时又激发了涛涛的创新思维能力。

男孩好奇、好问、爱动脑筋,父母要因势利导,讲一些男孩听得懂的道理,不要一有逆反言行就全盘否定。当然,发现男孩的行为具有危险性时,应及时制止,并讲明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