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有善举的王克明

三、多有善举的王克明

在旅沪定海籍人士中,王克明算是出道比较早的富绅,论资历甚至比朱葆三还要老一些,王克明也是旅沪定海商帮中的“和事佬”,经常要处理一些乡人的杂事。

1878年,旅沪定海人士在上海创建定海旅沪同乡组织善长公所,王克明是当仁不让的首脑。

据1911年5月15日的《申报》报道《定海会馆开幕志盛》一文中说,定海旅沪同乡会以善长公所改为定海会馆,在该会馆内行开幕礼,到者五百余人。先由庞琢斋君演说,公所之建筑首创于王君克明,而朱君葆三、韩君山曦、刘君东峰、赵君馥畴、丁君钦斋、刘君松甫相与赞助而后成。由此可见,王克明是善长公所的首创者,且一直担任公所的董事。

初创时的善长公所,为旅沪同乡帮困解难,为客死异乡的定海乡人寄柩施材,每年冬至则派船运回定海安葬。此等公益善举,王克明诸人出资颇多。

还有一些在沪乡人病困返乡,甚至牢狱释放、遣散回乡者的事情,也多由善长公所设法协调返乡资费和船只。1889年9月,有一个朱姓舟山人,在上海“纵妻为娼,诬控他人”,被处以“掌颊二百下”惩罚,其妻则拟遣散送回定海。上海当局“设法转托舟山董事朱宝珊、王克明二人”解决落实返乡事宜。朱宝珊,即定海旅沪商绅朱葆三。后来王克明和朱葆三两位善长公所的董事觅得舟山来沪的一艘石子船,安排朱姓夫妇搭乘便船返乡。

在上海滩,王克明被称为大善士,其与上海北市丝业会馆筹赈公所施善昌(即中国著名外交家施肇基的伯父)是挚友。施善昌,字少钦,在近代上海的义赈事业中,施善昌及其丝业会馆筹赈公所长期居于执牛耳的地位。王克明则参与了施善昌筹办的诸多慈善捐款活动,如施善昌所主持的仁济善堂施粥等各项善举。与仁济善堂合作的还有公益组织寿星会,旅沪宁波镇海籍巨商叶成忠(字澄衷,澄衷学堂的创办人)、王克明都是寿星会的骨干,这些早年打拼于十里洋场的商界巨佬,人到暮年都以公益和慈善事业为己任。

1890年12月,太古公司的上海轮在长江起火遭难,仁济善堂遣人雇救生船连日打捞,得遗骸300余具,但是一时无棺木收殓,寿星会的骨干叶澄衷、王克明等诸人急公好义,捐寿材60具,迅速送往失事处收殓,施以人道主义救助。

笔者查阅清末的《申报》新闻报道,发现王克明参与的各种捐款慈善记录20余笔,这位旅沪定海商绅的公益爱心由此可见一斑。如1894年1月5日报道说:“敝堂接奉崇德堂善士乐助施粥经费银五百两,王克明善士洋六十元。”1889年12月16日有报道记载:“上海虹口元济善堂施粥捐款第四次清单……王克明助白米十石。”除了施粥、赠药、施衣,还有收留流浪狗的善举。1894年3月,鉴于上海狗患甚剧,仁济善堂发起在苏州设立养犬之所四处,以收留上海的流浪犬。定海商人王克明、刘东峰、朱葆三等参与此事,并有致工部局救犬信,“兹请贵局将所捉之犬,交与余等运往苏州为祷”。

除了在上海滩奉献爱心,王克明在故乡舟山也留有公益余香。

一是捐款修建公墙,这也是施少钦的仁济善堂筹赈公所发起的定海火灾捐款项目之一。

光绪十七年(1891)正月初二日,定海古城不幸发生了一次重大火灾,史称“辛卯大火”。大火逞凶,北风助威,一排排木楼被大火吞没,大火毁去约三分之一定海古城,2000余户定邑居民失去了居所,灾民欲哭无泪。远在上海的善士们立刻发动了捐款活动,尤其以王克明的老朋友施少钦最为热心。这位菩萨心肠的大善士,其所在的仁济善堂在报纸上刊登募捐信息,“分册募赈,集洋三千一百元”,旅沪定海商绅也当仁不让,纷纷捐款,王克明捐洋400元,朱葆三捐洋250元,韩山曦捐洋100元,洪吉甫、刘松甫、周国昌各捐洋50元。至此,施少钦总共募集了4000大洋,派儿子施志仙专程送到定海,杭州商绅丁松生也送来1000元大洋赈灾。汇聚各地善士绵绵爱心的5000大洋,可谓雪中送炭。其中2000元散发给定海的受灾户,另外3000元则用作修建封火公墙,不足资金则由官方捐补。到1891年底,八道高大的封火公墙矗立在定海古城。如今,定海城中还有五道公墙遗存,“定海公墙”已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点。

位于中大街的一处定海公墙(孙峰/摄)

民国时期的普陀山回澜亭

二是修建普陀山回澜亭。短姑道头是普陀山历史上重要的渡口,来往游客皆由此进出普陀山,而过去渡口没有专门的候船室,一碰到风雨天,游客往往无处避雨,极为艰辛。王克明与沪上佛教界人士常有来往,他曾在上海捐资修建静安寺。修路造亭,功德无量。可能是闻听了和尚师父的诉苦,也可能是他自己曾经去过普陀山,领略过游客候船的辛苦,于是出资修建了这座回澜亭。据史志记载,回澜亭,清光绪年间邑人王克明建,民国八年(1919),陈性良重修。回澜亭黄墙飞檐,青瓦屋面,石构台基,面阔三间,前后各间开拱门,正好与附近海岸牌坊“三门四柱”对应,南北贯通,三扇拱门中间大两侧小,左右对称。亭内置石凳,供人歇脚。

王克明是定海旅沪商帮早期创业者的代表,从他身上可以读出近代上海滩买办周旋于帝国主义洋商和清廷官僚资本间的幕后故事。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定海商人闯荡上海滩的创业过程和历史演变,了解定海商帮持之以恒的公益活动。作为宁波帮的主力军之一,众多旅沪定海商绅曾活跃于十里洋场,定海商帮文化是舟山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