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圣波重修裂表嘴灯塔

五、杨圣波重修裂表嘴灯塔

杨希栋向“南北号”船商等筹资募建灯塔,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冬建成灯塔,塔为砖垒,顶端四周围玻璃,内置煤油灯为光源。1910年8月,杨希栋又筹集资金对灯塔进行整修。1933年,杨圣波斥资万元,再一次重修灯塔。塔用水泥改筑,圆柱形,白色,高8.9米,内铸铁质旋梯迂回可达顶端。灯高87米,光源改为汽油灯,光线较前强数倍。又新建西式洋房3间,供管塔人居住。当年的《申报》发布了两则消息,在裂表嘴灯塔的设计者、监造者及建造时间等方面提供了更多信息,填补史料之不足。

杨圣波重修的大鹏山灯塔

其一是1933年5月11日的新闻稿,以《定海裂表嘴灯落成》为题,云:“定海县属历港鹏山洋面,汊港分歧,岛屿林立,航行者苦之。该邑士绅杨圣波氏,秉其先人遗志,独斥资万余金,于该处要冲裂表嘴地方,建设高大灯塔,由方有度君设计监建,现已竣工,即日放光。其嘉惠往来舶商,洵非浅鲜。至该塔所雇工役及灯油等一切经常费用,胥由杨氏独力负担之。”

其二是裂表嘴灯塔的设计者方有度的一则声明,1933年5月8日的《申报》刊登,其云:“安澜先生出资万余,新建高塔一座,仿照江海关程式建筑,于本年二月开工,费时百有余日,由余聘请任筱和、筱甫代为建筑,业已竣工。此次招商局广济船主徐敏志君到岛勘视,称为华人所造者,当推为第一。该灯定于五月十五日放光,诚恐航行者未知,特登申新两报,以告往来舶商,裨有指津也。方有度谨启。”

关于建造时间,《申报》上明确提出,是1933年2月开工,费时100多天,于5月15日正式放光。该灯塔由杨圣波斥资万余兴建,且竣工投用后的雇工及灯油等日常维护费用均由杨圣波承担。

裂表嘴灯塔的设计、监造者为方有度。方有度,浙江黄岩人,从事渔、商等业,曾参与定海籍实业家许廷佐倡导的三门湾开发计划。

裂表嘴灯塔的建造者,是被称为“二难兄弟”的任筱和(1876—1944)、任筱甫(1879—1953)。任氏昆仲为象山东门岛人,在象山、沈家门多有投资,从事渔、商诸业,且热心公益,对修建、管理灯塔等事尤为热心,先后募资修建象山东门岛灯塔、台州磨盘山灯塔、定海菜花山灯塔等,具有丰富的建塔经验,因此深得杨圣波和黄岩士绅方有度的信任,被聘参建裂表嘴灯塔。任氏昆仲,生活俭朴,辛勤积蓄,为公益而散尽家财,至老不朽,诚为难乎其难,故时人称之为“二难兄弟”。

裂表嘴灯塔的建造,涉及许多热心人士的帮助,从史料记载看,有大鹏山杨希栋父子、黄岩乡绅方有度、象山任氏昆仲等。这一公益行动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褒奖。民国二十四年(1935),时国民政府题颁杨世棠“心存利济”匾额,并颁给杨圣波“继志为善”匾额,父子同受表彰,一时传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