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教育会的热心人士
2025年09月26日
一、定海教育会的热心人士
科举时代,沈椿年和当时所有读书人一样,千军万马奔赴科场,从童生开始考起。1892年3月,沈椿年通过定海县试、宁波府试,成为一名正式注册的童生,和他一起成为“同年”的还有孙尔瓒等21位童生。早期的沈椿年,可能还是在定海从事文教相关工作,或许是亦商亦学。与孙尔瓒一样,作为一名定海乡绅,多从事一些公益性活动。只是与孙尔瓒考上举人的科举之路不同,沈椿年后来弃学从商,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并借此成为一名议员,步入政坛。
1909年6月初,沈椿年等人发起成立一个教育类社团组织——定海教育会。当时的《申报》报道称“定海学界蓝开勋、胡以铭、孙尔性、张锡蕃、俞兆熊、孙尔瓒、汤浚、陆修绠、金本昌、沈椿年等十数人发起教育会”。既称“学界”,想必这些定海乡绅都是当地学者型人物。如蓝开勋、胡以铭、孙尔瓒都是前清举人,俞兆熊是岁贡,汤浚是拔贡。这次成立大会,最后选举出前清举人丁中立为会长,蓝开勋为副会长。丁、蓝二人得票数一样,经抽签定正副。这两人后来一直闹矛盾,导致定海教育会吵吵闹闹,时常定不下决议。
那一年,已经担任浙江咨议局议员的沈椿年,还是想为定海教育做一些事情。成立定海教育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集资兴学。办理教育事宜,教育经费的筹措是头等大事。沈椿年是教育会的热心人士,动脑筋想办法筹钱或许也是他的特长。
受改良之风影响,晚清时期的浙江咨议局议员们也想普及国民教育,倡办简易识字小学,还对各地的简易识字小学建设数量进行了规划,宣统二年(1910)定海厅拟设十所。为此,定海绅董沈椿年向省里打了一个报告,提出海岛地区办学经费紧张问题,他说:“第念吾邑地瘠民贫,骤然添设此种小学十所,经济困难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