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款收据上的文字信息显示,这是一家筹建于上海的水产企业
2025年09月26日
二、股款收据上的文字信息显示,这是一家筹建于上海的水产企业
这张编号为第006号的股款收据,右侧文字为“注意:俟本公司呈准登记后凭此据换领股票”,说明这仅仅是一份股款收据,而不是股票本身。
收据的主要内容如下:
兹收到叶起凤户缴来所认本公司股份伍拾萬股,每股票面国币壹佰元,共计股款国币伍仟萬元整,合给股款收据为凭。此据。
下面的落款是“舟山水产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印鉴为“徐国懋”,以及董事,印鉴为“黄宣平”。
在这张收据的背面,还贴有三张面值五万元的印花税票,共计十五万元。印花税票上的编号为“沪B126197”等,以“沪”字冠号,说明这家公司的注册地不在浙江舟山,而是在上海。印花税票上都加盖了“舟山水产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印章。
民国时代的股份有限公司,和现在我们的股份有限公司有点相似,其股东人数比较多,发起人至少七人,投资规模比较大,公司注册的门槛比较高,有一套相对规范的程序。股款收据,是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申请验资的重要凭证,此后可以召开发起人大会,通过公司章程,呈请登记及注册。单从这一份股款收据看,只能证明当时的“舟山水产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只是处于筹建期,尚未正式获得登记注册。
从投资者的身份看,这一家公司的筹建地应该在上海。因为几个投资人、董事长都是长期在上海打拼创业的企业家,如董事长徐国懋,投资者叶起凤等。然而,他们都不是舟山本地人,又为何如此热衷于舟山群岛的海洋渔业开发?我想到了沪上商界巨子,定海帮的头面人物,爱国实业家刘鸿生。1947年的刘鸿生又在干什么?这一桩涉及舟山海洋产业的投资大手笔,与他又有何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