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千年定海山,舟山海岛历史文化悠久。舟山是浙江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而定海商帮则是这一座海岛城市的亮丽名片。近代以来,舟山人走出海岛,闯荡于上海滩,并沿着长江一线,深入内地,沿着海岸线,走南闯北。天津、南京、武汉、重庆,甚至远到外国,都留下定海商帮艰苦创业的足迹。定海商帮的代表人物朱葆三、刘鸿生等曾是上海商界的翘楚。王明福等定海商人在泰国享有盛誉,有三位定海人先后成为旅泰江浙会馆的掌门人。近代定海商帮的崛起,也带来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人才的培育成长,孕育了三毛、金性尧、安子介等文教奇才、政坛名士。近代舟山历史名人的研究,素材实在太多。这一本《群岛述旧——近现代舟山历史名人实录》的论述,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已。
关于名人的界定比较难。从影响力看,有国际名人、行业名人、某个特定区域的名人,还有某一特定时期的名人。这本小书,立足于文献的收集整理,对上述各类情形的名人都加以兼顾,对舟山籍的近现代历史人物有选择性地进行介绍。这里的选择依据,我有这几点考虑:
一、注重知名度。如朱葆三、刘鸿生、董浩云、安子介等这些舟山籍历史人物,影响力非常大,作为“名人实录”,当然要介绍。介绍的方式则有所讲究,不一定面面俱到。如,对世界船王董浩云的介绍,已经有很多文献论述过,我则选择董浩云青年时期在上海的慈善公益活动这一视角加以细述,避免重复研究,从《申报》等老报纸中挖掘素材,也更能体现本书编写过程中文献考据的价值,从中也反映董浩云作为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的成长过程。
二、注重乡土文化。对某一海岛特定区域范围的历史名人,加以考证论述。这些历史人物,可能知名度不是非常高,甚至没能列入舟山名人馆的名人榜,但是他们对海岛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贡献则比较大,曾经是海岛的名人,如金塘大鹏山灯塔的建造者杨希栋父子,岱山秀山岛“兰秀帮”在上海滩的航运帮会——延庆公所掌门人厉品仙等。
三、注重历史人物的慈善活动。热心慈善是定海商帮的秉性,古道热肠的舟山籍人士为家乡做了很多贡献。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非常重视这一点,所以会不厌其烦地介绍这些历史人物的慈善义举和公益点滴,甚至以此作为一个切入点对人物加以阐述。如早期的义桥小学,位于定海北郊城北村,其创办人是著名作家胡山源、方培茵夫妇,方培茵就是定海籍作家。
四、注重历史人物的挖掘。作为一本地方文献,创新性非常重要。舟山籍的历史人物研究,早有很多前辈涉足这一领域,成果十分丰富。我在写作过程中,既参考了前辈的著述,又尽量避免雷同,人物选择方面尽量多挖掘一些新的素材,选取一些需要反复考证的历史名人资源加以研究甄别。每次看到历史档案文献中记载有“定海籍”内容,而这一人物又很少见诸地方文献,则颇感兴奋,反复考据。如关于抗战英烈、难童之母、伤兵之母蒋鉴的研究,就是一例。关于其籍贯的研究,其间经历了镇海人、江苏人、定海人的诸多甄别考证,最终以定海白泉的家谱得以确认。后我又赴杭州乃至江苏南京、重庆、四川合江等地实地调查、访谈,对这一定海籍历史名人的研究历时多年,至今还在进行中。
这本小书,由30多篇文章组成,其写作的时间跨度也有六年之久,因此写作的体例也各有不同,内中不足也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本书在调查、访谈、写作过程中,得到很多热心朋友的帮助,在此向各位表示诚挚的感谢。
孙峰
2019年12月于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