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作坊到大企业

一、从小作坊到大企业

邵大宝(1900—1983),是定海城东紫竹坑人。紫竹坑,旧时后山曾广植紫竹,故名。其地位于城东街道紫竹社区,在昌国路北侧、长岗山脚下,南即紫竹公寓。村民聚落沿山坑呈弧形,居有邵、沈等姓,而以邵姓为大族。

邵大宝

大宝工程建筑厂承建的上海虹口公和祥码头之运货钢架

邵大宝十多岁到上海,随父学冷作工。1920年在杨树浦开作坊。据城东街道胜利村人介绍,邵大宝做事勤快,人缘好,虽然书没有读过多少,但是脑子聪明,老板娘就把女儿嫁给了他。1921年,邵大宝创立东方钢窗厂,并自任总经理。多年下来,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原先设在上海华德路(今长阳路),专营制造型号齐全、种类繁多的标准钢窗、钢门,并承包修建桥梁、铁房及各种钢铁工程。为扩大营业,1931年又在南京路392号特设营业部,并在全国各埠分设经理处,企业建立了一支营销队伍。

邵大宝有经营头脑和进取心。他瞄准上海突飞猛进的建筑行业,把西方建筑工艺、科学理念吸收过来,发挥自身在钢结构生产经营方面的特长,以钢结构建筑为主营,于1923年又创立大宝工程建筑厂,主要承建英商电力公司工程,并涉足黄浦江的大型码头工程,先后承建了浦东大来码头、虹口公和祥码头的运货钢架等大型设施,还建造了上海同孚大戏院等建筑。

邵大宝的企业为上海滩留下了不少建筑精品。杨树浦发电厂的2号锅炉房,钢结构主体由钢柱、钢屋架、钢桁条、钢吊车车架等组成,整个厂房面积达700多平方米,总高度50米,厂房燃烧层为钢丝网混凝土,屋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铺沥青油毛毡,车间规模当年名列远东第一。

大宝工程建筑厂承建的杨树浦发电厂

除了杨树浦发电厂,位于长阳路147号的提篮桥监狱大门也是他的杰作。2013年,大门作为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的一部分,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提篮桥监狱大门是大宝工程建筑厂于1932年建造,1933年启用。该门为钢骨水泥结构,中间为一大门,专供车辆进出,两侧另设小门,分别供监狱工作人员和探监的犯人家属进出。大门门楼上设有瞭望台和射击孔,上下有旋转式楼梯相连。该大门用叠涩造型,厚实,有透视感,为装饰艺术派风格。

在20世纪30年代,邵大宝的大宝工程建筑厂在上海滩享有盛誉。1931年他参与筹建上海市建筑协会。1935年,上海市建筑协会召开第四届会员大会,邵大宝当选为监察委员。

十年间,从一个单一的小作坊,一跃成为规模宏大的现代建筑企业,既反映出邵大宝在上海滩艰苦打拼的历程,又反映出定海商帮善于经营的聪明才智。扩大经营规模,关键在于融资。为做大产业,吸纳资金,他参与筹办商业银行。1941年,他和旅沪宁波帮五金业、金融业人士傅隆才、严成德、张莲舫等一起发起设立大元商业储蓄银行,并出任董事。

据蒋志权主编《千年回眸:上海建筑施工历史图集》一书介绍,上海解放以后,邵大宝参加修建虹桥机场、北京建设部办公楼等工程。

大宝工程建筑厂承建的提篮桥监狱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