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香港回归做出了卓越贡献

四、他为香港回归做出了卓越贡献

几十年来,安子介身在香港,却时刻关注着祖国内地的建设事业。20世纪80年代初,安子介原准备退出社会活动舞台,静心研究汉语言。然而,随着香港回归祖国的问题被中英两国政府提上议事日程,为实现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香港顺利回到祖国的怀抱,他义无反顾地挑起了历史的重担。

安子介翻译的《陆沉》

1983年,在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关键时刻,他应邀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并当选为常委。自1985年开始起草“基本法”起,他就被委以重任,既是起草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又是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参与了“基本法”起草的全过程。长达4年又8个月的日日夜夜,他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付出了很多心血与才智。在错综复杂的起草和咨询工作中,安子介坚持基本法应保障香港繁荣稳定的方针,注意发扬民主,发扬集体智慧,身体力行,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也因此多次受到邓小平的接见。

1988年7月,正当基本法工作进入紧张阶段,安子介因肺炎引起心脏功能趋弱,入院做了大手术。在病床上,他念念不忘基本法,还亲自起草函件邀请内地委员到港交流。一个月后出院,他又全身心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1990年4月,这部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中华人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诞生了。当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会见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并祝贺香港基本法制定成功时,时年78岁的安子介感慨万千地说:“基本法是一件史无前例的文件。到1997年7月1日,把香港的主权行使由英国交回中国,我们也就完成了历史任务,可昭告后人。”

他是港事顾问,港英当局单方面撕毁协议,破坏“直通车”安排后,中方被迫另起炉灶,安子介又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副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的顺利选出立下了汗马功劳。

1997年7月2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第二天,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原总督府举行仪式,时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向安子介、霍英东等12位对香港回归祖国做出卓越贡献的香港知名人士颁授“大紫荆勋章”。对安子介来说,获得这一荣誉当之无愧。

人们不会忘记那些为祖国做出过贡献的功臣。1993年的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上,安子介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1996年1月2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在北京宣告成立,时年84岁的安子介被任命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委员。历史竟会有如此的巧合,原籍舟山的安子介接过原籍舟山的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颁发的任命证书,共同参与香港回归的历史进程,这一历史时刻,真是值得回味!

(本文与陈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