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公益的定海商人

二、热心公益的定海商人

邵大宝发迹以后,对公益事业也颇为热心,捐资办学校、办医院、办孤儿教养院,抗战时期在捐款、赈灾救济难民等方面也多有投入,上海《申报》刊登的各种公益捐款公告常常有他的大名。

1932年,日本侵略军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奋起抵抗。至3月,战事告停,然上海民众抗日热情不减。上海商界谋划设立国难储金,支援抗战事业。经上海媒体呼吁倡导,沪上企业家纷纷响应,邵大宝也是第一批积极响应者。据当时《申报》刊发《国难储金各界踊跃实行》报道说:“东方钢窗公司,该公司开设在南京路,系甬商邵某所创设,鉴于日军侵凌,早具救国决心,已实行将营业项下抽百分之二,提作储金,闻自开业以还,约积有五百余金,预备提存至国难储金银行中存储云。”

1933年初,宁波旅沪同乡会航空救国募款委员会发起为“宁波号”飞机征募捐款,以支持抗战,邵大宝和定海商帮许廷佐等人分别担任募捐队队长,筹募资金,踊跃捐款。《申报》曾经报告募捐情况:“邵大宝队二百元。”1936年5月,中国航空协会新会所落成暨募款购机,东方钢窗公司职工陆仲安、邵大宝、邵大宝夫人、张季堂、忻洲芗、陆连奎等各捐100元,定海商帮刘鸿生等捐款200元。

1937年,定海旅沪同乡会征求会募集资金,组织募集队,分组筹资。旅沪各界定海商绅纷纷担任募集队队长,邵大宝也主动请缨,热心牵头,组织善款,邵大宝队筹资数额名列前茅。

上海时疫医院,是1916年由旅沪定海帮巨头朱葆三等人在上海创办的常设性慈善医院,定海人刘鸿生、朱子奎任院长。医院抢救染疫平民,施医给药,而经费全靠社会募捐。20世纪40年代,事业有成的邵大宝也多次向医院捐款,1942年捐款2000元,1943年捐款2500元,1944年则捐款5万元。

1935年夏,上海四明医院院长吴涵秋筹建四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发起成立校董会,宁波帮热心人士蒉延芳出任董事长,邵大宝也名列董事,捐资助学。

邵大宝对沪上体育事业也颇有赞助。他是沪上东华体育会的委员。这是一家由上海各界足球爱好者自发组建的足球团体,东华足球队中有多名东方钢窗厂的员工,邵大宝为队员的训练、比赛提供了经费。20世纪30年代,上海流行群众性的小足球运动,邵大宝所在的东方钢窗公司组建了东方队,参加上海东区比赛,成绩斐然。由此可见邵大宝对足球事业的一份热心。

在老家定海,邵大宝曾购置了不少耕地。据紫竹坑村民说大约有100亩农田,大部分在定海东郊附近,还有长岗山的山地,这些农田租赁出去,由他的姑丈陆某代管。凡是邵姓族人,每家可以分得五六亩农田,任其耕种,不收租费。对于外姓村民租田耕作,租金也是能收则收,对生活困难者绝不强行讨取。山上的番薯田也基本上任由村民耕种。人缘颇佳的邵大宝在上海滩闯荡成功,没有忘记乡邻们,有邵姓、陈姓等乡邻经他介绍到上海创业,有的在他的东方钢窗厂就业,有的多年以后也能够独立经营,开起小店,发点小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