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定海桑园弄走出去的旅泰江浙侨领

一、从定海桑园弄走出去的旅泰江浙侨领

暑假的一天,笔者走进定海老城区的桑园弄。退休老教师王德南老人的家,就在小巷深处,这是一幢木式结构的老房子。说起他们家的历史,王老师说:“阿拉上代,阿爷这一代还比较穷的,但我的阿伯很聪明,他从小在上海学生意,木匠等手艺做得交关好。后来大概外国商人招工什么的,他就去了泰国。先是木匠做做,后来自己开店,做得交关发达,连当时泰国王宫里的木器都是在我伯父公司里厢做的。”

王德南老师所说的阿伯,就是他的伯父王明福。

王明福

王明福在曼谷创办的“上海纲咯木器公司”旧址

1912年,时年21岁的王明福迫于生计,毅然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在泰国曼谷的英商公司做工,依仗聪明才智,经过艰苦奋斗,奠定了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担任多家公司的董事长。《宁波旅沪同乡会题名录》(1928年)中,王明福的登记信息是这样写的:“王明福,定,暹罗四丕也路上海纲咯木器公司。”20世纪初,在泰国的江浙人比较少,而以经营木器行的比较出名,“上海家私”在泰国是非常受欢迎的,王明福就是其中较有名望的一位工匠。王明福在泰国的创业,也是起家于这家“上海纲咯木器公司”。王明福的创业故事,在泰国影响很大。一位笔名叫灵花的记者,曾经在1931年写过一篇《南洋游记》,文中说:“旅暹者以广东潮州人为多,亦有江浙会馆。曾有一木工因建筑木工其得暹王之信任,以致巨富。因前暹王喜工程之美,不计值。”这个木工,就是定海人王明福。由于泰王的慷慨,不惜重金追求工艺,来自泰国王宫的木器生意,让王明福赚到了异国创业的第一桶金。

王德南老师还介绍说:“我伯父在泰国曼谷,那时候也叫暹京,同乡有什么困难,就照顾解决。发起兴建了一座江浙坟山,后来又建成江浙会馆。特别购置了一块坟地,专门给贫困的江浙在泰人员去世后免费安葬。现在江浙坟山还在。”目前,这座泰国江浙墓园占地10亩,有200多位先人安葬于此,他们大多来自当时的鄞县、镇海、奉化、舟山等地。

王正廷题写的“江浙会馆”匾额

据资料记载,大约1924年,由侨居泰国的王明福、王明涛(即王德南的父亲)等浙江、江苏省籍人士,在为旅泰苏浙乡亲提供丧葬服务的江浙山庄基础上,发起创建江浙会馆,并获泰国政府批准注册,其宗旨是“为敦睦乡谊,促进团结,推进福利”。创会初期规定其领导机构每届任期两年,实行执监委制,设主席一名。王明福当选为第一任主席。江浙会馆在为江浙同乡服务方面,除开展丧葬服务等福利事业外,也经常举办文娱联欢和参加泰华社会救灾恤难活动,在上海实业界影响也很大。1926年,上海总商会特赠江浙会馆“衣履天下”四字匾额,以光荣耀,表彰其为侨民谋福泽、行善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