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宁波帮一次颇有创意的募捐活动
晚清时期的上海滩,宁波帮中涌现一批非常有影响力的工商巨子,他们经营有方,又热爱乡梓,他们办学校,办医院,大行慈善。宁波帮还建立了四明公所,俗称宁波会馆,作为同乡集会的场所,又是寄柩的公益场所,还造起土地祠等殿堂,规模宏大,气势不凡,为沪上同乡会馆之翘楚。
四明公所有很多职能,如保护同乡、送医送药、救济贫困、祭祀神灵等。其中最主要的职能是寄柩运棺。上海滩是宁波人云集的地方,宁波乡人大多有“叶落归根”的传统思想,很多宁波人客死他乡,需要归葬故里,但一些乡民由于贫困无法回籍,因此四明公所就是暂时寄柩的地方。最初设立四明公所,主要就是为同乡赊材、寄柩、运棺回籍而准备。随着宁波帮势力的逐步扩大,四明公所一直在拓展配套设施,1899年在褚家桥设立东厂,1903年在日晖港设立南厂,这些都是寄柩的场所。1920年准备在虹口兴建北厂,这一项工程大约需要耗资20万银圆,宁波帮商人为这一项慈善工程的筹资而忙碌起来。
当时掌舵宁波帮的就是定海商人朱葆三。1920年6月5日,四明公所为添造虹口北厂募集捐款,设立总办事处,邀请宁波帮工商领袖到所,开成立会。朱葆三义不容辞,当选为敦劝团总团长,王儒堂、虞洽卿为副总团长。不久,作为总团长的朱葆三又邀集同乡,在一个叫“一枝香”的餐馆聚会,数十人到位。经过酝酿,提出了募捐方案。募捐办法以200元为1愿,10愿为1团,总计100个团。在座各位乡亲父老纷纷领团,争当团长。这个团长还有名号的!募捐办法的创意之一就是团名以宁波名山冠名,以反映宁波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家乡的山峦峰岭为名,也更能体现宁波帮情系故里、报效桑梓的宗旨。这些工商巨头的脑子里立马浮现出家乡的山山水水,取一个什么样的团名更能体现咱家乡的形象?这个创意极大地调动了大伙的积极性,很快拿定主意。奉化雪窦山、镇海招宝山、鄞县天童山……宁波诸峰很快就“名山有主”了。
朱葆三这个大掌柜一人就申报了三个团,他所取的团名可能最具有影响力——普陀山、洛迦山、佛顶山。普陀山是世人皆知的佛教名山,普陀洛迦可谓舟山最好的品牌象征,而佛顶山又是普陀山的主峰,史称菩萨顶,也是家喻户晓,这三个团名就归属朱葆三了。另几个定海商人也没闲着,他们一一选择了心目中能够代表舟山历史的其他名山。
定海厉氏名商厉汝熊,他选的团名是“鼓吹山”。鼓吹山,地处临城城隍头,可谓舟山历史最为悠久的名山之一。鼓吹山海拔163.9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它的历史传说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周穆王讨伐徐国徐偃王。徐偃王乃仁义之君,不忍战火涂炭生灵,于是举国避难而逃,其中一支渡海到了甬东,建立徐城,俗称城隍头,后人还设徐偃王祠。而鼓吹山传说是徐城的瞭望哨所在,遇敌击鼓吹号以报警,可见其历史之悠久。史载该山“山巅平坦,可容数百人,值风雨晦暝,隐隐有鼓吹声,故居人以此名之”。北宋之时,当地有村落称鼓吹里。元代诗人吴莱还有怀古诗云:“苍茫鱼盐场,寂历鼓吹里。人民悲旧王,岁月祀遗址。”说的就是鼓吹山徐偃王古迹。厉汝熊(1891—1987),字树雄,早年受过良好的教育,近代著名实业家,其实业涉及纺织、银行、保险、房地产等业,也为宁波等地公益事业投入大量资金。他喜好文学,业余收藏古董字画,种竹养鱼,著有《半世纪的回忆录》(英文版),堪称一代儒商。尽管他们的家族老早已经扎根上海滩,但是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舟山人,因此对家乡的名山了如指掌,能熟悉鼓吹山的历史,并以此命名自己申报的募捐团,也足以反映厉汝熊的桑梓情怀。
厉汝雄
还有一位叫孙雨阶的定海商人,他申报了镇鳌山团。这位孙雨阶出生于总府弄的里孙家,自小就生活在镇鳌山脚下,儿时的记忆时常萦绕在脑海,因此他当仁不让地选择了这个熟悉的山名。镇鳌山的地名历史,就是定海古城的建城历史。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舟山始设县治,称翁山县,县署就建在斯地。据文史专家李书庭考证,舟山海岛多台风,怒风掀海,危害颇巨,南宋孝宗皇帝认为是“鳌鱼”作祟,因此赐山名“镇鳌”。可见这也是一座足以代表定海的历史名山。
关于定海商人孙雨阶的记载不多,据《定海孙氏宗谱》介绍,孙雨阶(1884—1928),原名纶音,乳名雨阶,又名澍。他早年在上海经商,曾经是美商慎昌洋行的买办,后开设锦泰余记洋布号。孙雨阶也颇有文才,爱好丝竹弦歌,曾经加入沪上京剧票友雅歌集,赞助戏剧演出。孙雨阶也是定海旅沪同乡会的董事,并长期服务于宁波旅沪同乡会和四明公所。2015年10月,定海孙氏后人孙文尧、孙良贻向定海区档案局无偿捐赠《定海孙氏宗谱》一册,这位海外华人孙文尧就是孙雨阶的第五子,其1949年去香港,1963年转居美国,任美国纽约宇宙石油公司副总裁兼财务。孙家也热爱桑梓,曾将政府发还的祖产——泰昌木行房产无偿捐献给政府。
以家乡地名冠团名,这一次颇有创意的募捐活动,激起了众多宁波帮奉献爱心,原定20万元的募捐指标很快就实现。到8月13日募捐告成会,四明公所共获得捐资224363元,一元、一愿、一团,无不凝聚着同乡们拳拳之心。宁波帮商人们发动三亲六眷,朋友圈、同事圈纷纷伸出援手,各县各邑、各行各业广泛参与,这一次“百团募捐”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团队力量的象征,宁波帮商人的成功之道就在于团结合作、凝聚一心。其中担任普陀山、洛迦山、佛顶山三团团长的朱葆三功不可没,他一人总共捐献1万银圆,位居首位而被授予银爵。募捐告成会上,还举行了丝竹合奏、琵琶独奏、拳术表演及游艺活动。一场轰轰烈烈的募捐活动宣告结束,虹口北厂开始动工兴建。
上海图书馆藏《定海孙氏宗谱》中关于孙雨阶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