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的企业经营者
在内忧外侮的旧中国,民族企业的命运注定是坎坷不平的。
1937年八一三事变,日军入侵上海,灾难也降临到甘斗南的立兴热水瓶厂。位于其美路的厂房被日军摧毁,机器设备和部分原材料也被日本侵略者抢掠一空。日本兵连热水瓶厂的护厂工人也不放过,抓去8名护厂工人并押至门前排列,残忍地用机枪扫射,除1人侥幸逃命,7人遇难,惨不忍睹。这一场“厂破人亡”的灾难让甘斗南的立兴厂损失了12万元法币。但是,甘斗南振兴实业的决心并未因此被扼杀。
甘斗南不甘心经营多年的民族品牌毁于一旦,他一方面对护厂员工的家属进行抚恤慰问,一方面在沈觐舜先生的全力支持下,增资10万元,在上海公共租界的戈登路(今江宁路)建成新厂房,雇用职工200余人,恢复了“长城牌”热水瓶的生产。万里长城永不倒,甘斗南面对日寇的欺凌,毫不气馁。1939年,立兴厂改为股份有限公司,股本为法币40万元,沈觐舜为常务董事,甘斗南为经理。甘斗南不仅扩大热水瓶的生产线,还在产品的工艺上不断改进,研发了质量上乘的晶质料瓶胆的热水瓶,瓶胆玻璃中加入硒,成为橘红色,质料晶莹光洁。晶质料瓶胆尽管价格高出一般热水瓶两成以上,但是保温效果更佳,不易爆炸,因此产品供不应求,甘斗南的国产热水瓶事业蒸蒸日上。
但是,灾难再一次袭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驻公共租界的英美军队防区,甘斗南的立兴厂被日军作为敌产查封,企业的设备、原材料再一次被日军掠走。甘斗南聘请日本籍律师进行交涉,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几经周折才得发还。甘斗南很快又恢复生产,此时的甘斗南已经被选为上海热水瓶厂业同业公会主席,全身心投入到企业生产管理之中。看到瓶胆成品率一直不高,甘斗南建立产品检验制度,规定各个加工部门的损耗一律收集起来,逐只检验,分析原因,落实责任,很快产品的成品率大幅度提高。甘斗南像一个“工作狂”,每天开工之前必已到厂,下午到发行所,然后再到同业公会。虽然1944年公司增设了襄理一职,但甘斗南仍然事必躬亲地处理厂务。因长期操劳,甘斗南于1946年不幸病逝。
甘斗南在经营方面十分注重产品的广告宣传,把“长城牌”国货精品的品牌打造得非常精致。立兴厂的长城牌热水瓶广告,有时画面简洁,热水瓶的旁边用线条勾画出一个热气腾腾的茶杯,刻画出长城牌热水瓶良好的保温效果。广告字句“晶质瓶胆,保热永久”,则简明扼要,突出其材质的与众不同。长城牌热水瓶广告经常刊登于上海的各家报刊,使其名扬大江南北,甚至远销至小岛。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公私合营、国营体制变化,立兴厂后演变为上海市保温瓶二厂。
长城牌热水瓶广告
作为一个职业经理,甘斗南管理严谨,对自己严格要求。他从不接受进货客户的节礼,也不在家中会见客户,两袖清风,深受董事们的信赖。在用人方面,他注重“德才”,不论亲疏,铁面无私。使用乡亲是当时企业的惯例,但是他从不因为有亲缘关系而网开一面。一名厂中职员为其至亲,负责配镀银药水,只因“乱弄三千”而被甘斗南“劝令辞职”,毫不留情。因此立兴厂的厂风向来纯正,员工上下齐心协力。甘斗南在上海热水瓶制造同业中算是经验最丰富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热心公益的企业家。他先后担任上海工厂联合医院常务董事、定海旅沪同乡会常务理事、定海旅沪小学校董等职,为定海旅沪同乡会的各项公益活动提供帮助,捐资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