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概况
第二节 文化传播与闽南语歌曲的表述
(一)海峡两岸
(二)闽南语
(三)歌曲
(四)传播
(五)流变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第四节 研究取径与篇章结构
第二章 闽南文化与原乡闽南语歌曲之回顾
第一节 闽南文化的历史渊源与特点
第二节 闽台文化圈的形成与建立
第三节 原乡闽南语民歌与歌仔的发展
第四节 原乡闽南语歌曲向台湾播迁的轨迹
一、小调
(一)《五更鼓调》与《五更思君》
(二)《番客歌》与《雪梅思君》
(三)《父母主意嫁番客》与《红莺之鸣》
(四)《送哥调》与《台南调》
(五)《病子歌》与《长工歌》
(六)《锦歌蚱蜢调》与《草螟弄鸡公》
(七)《走唱调》与《卜卦调》
(八)《土地公杂嘴》与《歹歹翁吃抺空》
二、儿歌
(一)《天乌乌》与《天黑黑》
(二)《鸡角仔,早早啼》与《祖母的话》
第三章 台湾闽南语歌曲演变历程概述
第一节 输入传流期(明清至民初)
一、明郑歌仔
二、台湾民间歌谣
第二节 生发萌芽期(日据时期)
一、创作流行歌源起
二、闽南语创作流行歌作者简介
(一)陈君玉
(二)周添旺
(三)李临秋
(四)陈达儒
(五)王云峰
(六)邓雨贤
第三节 酝酿潜伏期(光复后至“解严”)
一、创作流行歌的黑暗时代
二、闽南语创作流行歌作者简介
(一)张福兴
(二)吕泉生
(三)杨三郎
(四)叶俊麟
(五)文夏
第四节 暴冲播散期(“解严”以后)
第四章 文化传播媒介与闽南语歌曲发展之关系
第一节 中国大陆文化思潮与闽南语流行歌
一、现实主义与左翼运动
二、上海电影与流行歌
(一)争取婚姻自由
(二)维护传统美德
第二节 台湾新文化运动与闽南语歌曲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与文化工业对闽南语歌曲的影响
一、戏曲
二、外来文化
三、传播媒介与文化工业
(一)唱片
(二)文学刊物
(三)广电与电影
第四节 闽南语歌曲中的社会写实
一、情感诉求与两性互动
(一)自由恋爱
(二)家庭与夫妻关系
(三)弱势女性
二、社会百态与时局描写
第五章 闽南语歌曲传唱海峡之两岸情缘
第一节 台湾闽南语歌曲在大陆传唱的现况
第二节 两岸对峙冷战时期及之前的闽南语歌曲传唱渠道
一、通过歌仔戏流传
二、日据末期至太平洋战争前后通过前往大陆的台籍人士流传
三、通过行船人流传
四、通过海外侨民流传
五、通过海峡上空无线电波与扬声器传播
第三节 两岸开放交流时期的闽南语歌曲传唱概况
一、改革开放政策与中国城市流行音乐的兴起
二、邓丽君传唱流行曲
三、春节晚会与港台歌手登台
四、返乡老兵、台商与K歌文化的兴起
第四节 大陆当代闽南语原创歌曲的崛起与意义
一、邓丽君带动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
二、促进与鼓励大陆闽南语歌曲创作
三、促进闽南语方言在大陆的发展
四、促进两岸人民和谐共创闽南语歌曲发展
第六章 结 论
附录一 海峡两岸闽南语歌曲交流口述访谈内容
附录二 陈君玉创作歌曲之文本内容
参考文献
一、音乐、歌谣、戏曲、电影类
(一)专著
(二)论文
(五)多媒体影音
二、历史、地理类
(一)专著与论文集
(二)论文
三、文化、社会、传播类
(一)专著与论文集
(二)论文
四、广告与网络资料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