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传播

(四)传播

“传播”一词最早出现于一千四百年前,始见于《北史·突厥传》“传播中外,咸使知闻”一语,但大量使用“传播”概念是近代的事。古代汉语对于“传播”,“传”与“播”是分开使用的,“传”表示纵横的传播,“播”表示广泛的传播。[18]

从传播学角度而言,“传播”是指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实践上得到保存的手段,例如:表情、态度、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19]。就社会过程看传播,它涉及了两人以上的互动,中间须有传播者与接收者。传播是一个过程,意味是持续进行的,没有终点;传播没有确定的开始和结束;传播是无所不在的,是个体使用某种(些)象征符号,确定和解释环境意义的社会过程。[20]

当我们在谈到一首歌曲或多首歌曲传唱与流传时,其实就已经涉及一种传播行为。即便在远古时代人类尚无文字发明之际,以口头方式告诉其他人事情,或唱出一些有歌有调的曲子,而再把这些事情或曲子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用现代术语来说,这也属于传播行为中的一种,也就是所谓的“口头传播”。本研究主题所称之“传播”,即指传播学上所称之传播行为;亦具有“播散”或“散播”之意。就传播语境来看,歌曲传播行为发生的环境可以是一群人(小群体传播),也可以是大众(小群体和大众之间存在着交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