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叶俊麟

(四)叶俊麟

作品虽以配合“翻唱歌曲”作词居多,但叶俊麟这位多产多变的作词家,其词作取材广泛,歌曲之文本内容见证台湾社会变迁,本研究者曾访问其子叶焕琪,畅谈叶俊麟的创作心路历程[63]。包括《旧情绵绵》、《思慕的人》、《淡水暮色》、《暗淡的月》、《宝岛四季谣》到《新安童哥买菜》等等,光复后作词家叶俊麟在1950—1960年代前后创作八千多首词作,生活面向的取材广泛,不仅阐述当代台湾中下层民众的心声,并见证社会的变迁。

在台湾创作歌谣界中,属于第二代词曲作家的叶俊麟,由于心思细密易受感动,以及从小培养的国学基础与乐理根基,使得他细数人生百态的作品,感情浓厚,文字传神而特别动人心弦。

原名叶鸿卿的叶俊麟于1998年过世,其子叶焕琪记得父亲曾说,在启蒙的年龄就被送进汉塾。

在童年玩伴还在读日语的年纪,叶俊麟的生活中就充满了经史子集、四书五经的影子,十五六岁即能吟诗作对,经常帮邻居撰写婚丧喜庆应景文字,更扎下日后创作歌词的基础。

其实,少年叶俊麟的梦想是当歌星,但商校毕业后却进入三井产物任职,有一回拥有一副好嗓子的叶俊麟在办公室阳台高歌,被日籍音乐家浅口一夫听见,而有幸拜他为师。

31岁的叶俊麟到台北,投入亚洲唱片而展开四十寒暑创作歌谣的生涯。早期住在三重埔,与洪一峰为厝边,两人合作了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像《淡水暮色》、《旧情绵绵》、《思慕的人》、《宝岛四季谣》、《宝岛曼波》等曲,其中,洪一峰主唱的《旧情绵绵》,道尽失恋人的心声,加上他在同名电影中担任男主角,也将其表演生涯推向高峰,而被誉为“宝岛低音歌王”。

到现在还经常登上KTV老歌点歌排行榜的《旧情绵绵》,叶俊麟生前曾不讳言地忆及年轻时的一段浪漫情史:婚后,他曾在一家“茶店仔”认识一名汤姓女子,并与之交往,不料被太太知悉纳妾动机极力反对后,两人分手。叶俊麟在昔日与女友谈心漫游的海边,写成了让失恋者“心有戚戚焉”的绵绵旧情怀。

《思慕的人》则是叶俊麟以初恋失败的经验为背景而创作,叶俊麟婚前交过不少女友,有的是“与人相争,争输了,女友结婚,新郎不是他”结局收场。在回忆过往之余,叶俊麟以缠绵悱恻的词作表达全然的爱恋与怀念之情。

后来,叶俊麟也与吴晋淮合作,像《暗淡的月》,他将遭女人遗弃的男子悲愤心境,表现得丝丝入扣,加上吴晋淮荡气回肠的旋律,让听者如痴如醉,至今也传唱不辍。

1960—1970年代,由于市场需求,原创歌曲不受唱片公司青睐,以日语歌曲旋律谱词的作品看好的情况下,叶俊麟写下大约五六千首的“混血歌曲”。晚年,在子女鼓励下,再度恢复作词,同时兼作曲,而留下36首未发表的《宝岛风情画》系列,以歌写景。

叶俊麟词作的取材广泛,除了对感情的得失嗟怨,也有对自然景物的歌咏,如《淡水暮色》、《宝岛四季谣》;对繁华都市的向往,如《孤女的愿望》;淳朴乡间的眷恋,如《快乐的农家》。其极具时代性与社会性的词作,鲜活呈现台湾从农村社会转变为工商业都市的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