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蹇录:甲午战争外交秘录》简介
《蹇蹇录:甲午战争外交秘录》这本书是由(日)陆奥宗光创作的,《蹇蹇录:甲午战争外交秘录》共有149章节
1
出版说明
本书是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日本政府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的回忆录。 陆奥宗光是日本帝国主义外交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人,本书无疑是其从事侵略活动和阴谋外交勾当的自述。作者站在...
2
译者前言
一 《蹇蹇录》一书,是时任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在中日甲午战争(日文称之为“日清战争”)结束后不久撰写的一部回忆录,陆奥宗光也是《马关条约》的日方签署人之一,是整...
3
作者绪言
一、明治二十七年[9]4、5月之交,朝鲜发生了东学党之乱,此后征讨中国一战大功告成,其间即使有俄、德、法三国干涉,也终于在翌年的明治二十八年5月8日实行了日清媾...
4
第一章 东学党之乱
...
5
一、东学党之乱
对于朝鲜[11]的东学党,国内外人士曾有各种解释。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集儒教、道学为一体的宗教性的团体;有人认为这是朝鲜国内某一派希望政治改革的团体;有人认为这只是...
6
二、向朝鲜派兵的政府决定
向朝鲜派兵一事既已决定,我立即指示大鸟公使,随时做好赶赴朝鲜的准备,另外与海军大臣秘密商议,让大鸟公使搭乘“八重山”号军舰赴朝,并增派若干海军官兵乘坐该舰同往,...
7
三、日中两国在朝鲜的权力争斗
我国政府已下了如此的决心。但作为对手的中国,是否也下了同样的决心呢?实在是大可怀疑。说起来日中两国在朝鲜的权力争斗由来已久,这一点已无需赘言。日中两国在如何维护...
8
四、袁世凯、汪凤藻等人的谬见
袁世凯自1884年以来,看到了日本在朝鲜的势力有多么的弱小,又看到了1889年自实施宪法以来,日本政府和议会之间经常发生龃龉内斗,就认定我国政府无法作出向他国派...
9
五、朝鲜国王向中国请求援兵
以上所述的事实,是中国政府在东学党之乱问题上的外交错误和朝鲜政府在内政治理上未能找到良策的第一阶段。简而言之,日本政府虽然从一开始一直处于被动者的地位,但在万不...
10
第二章 中日两国向朝鲜派遣军队
...
11
一、《天津条约》
此后政府从杉村临时代办6月4日发自汉城的电报中获知,杉村代办与袁世凯见了面,自袁世凯处获闻朝鲜政府已向中国政府请求派遣援兵,中国政府已答应他们的请求,将向朝鲜派...
12
二、中国就向朝鲜派兵一事照会我国,我国就公文中“保护属邦”一词的抗议
如上所述,我国政府一方面积极做好准备,以便可随时向朝鲜派遣军队;另一方面密切观察中国政府将如何来遵守天津条约。正在此时,中国驻东京特命全权公使汪凤藻于1894年...
13
三、我国政府就向朝鲜派兵一事照会中国政府
现在政府认为中国政府遵守了《天津条约》。已无需片刻的等待了。我立即连夜致电在北京的临时代办小村寿太郎,指示他照会中国政府,意谓朝鲜现在发生了重大的变乱事件,我国...
14
第三章 大鸟特命全权公使的归任以及就任以后朝鲜的形势
...
15
一、大鸟特命全权公使的归任
我国政府在外交上总是尽可能处于被动者的位置,而一旦事端发生时,却可在军事上先发制人。既然中国向朝鲜派兵的事实已经弄清,再只是被动地等待他们徒具形式地依据《天津条...
16
二、大鸟公使率领海军进入汉城
大鸟公使在6月9日抵达仁川。立即率领从我各军舰上召集起来的海军官兵三百余人进入汉城复任公使。由第五师团派出的一户少佐也率领一个大队的陆军随之到达汉城,根据计划,...
17
三、欧美各国官民在朝鲜的情况
而另外一方面,从派驻或居住在朝鲜的外国官吏和商民的情况来看,他们的表面态度姑且不论,内心都默认朝鲜是中国的属国,他们相信中国的这次出兵是应朝鲜国王的请求。而同时...
18
第四章 关于中日两国应派遣共同委员以促进朝鲜内政改革的提案
...
19
一、政府关于向朝鲜派遣中日两国共同委员的决定
在日中两国互相发出有关向朝鲜派兵的公文告知后,仅仅旬日之后,在朝鲜问题上的两国关系就处于相当危殆的状态了。伴随这一事态自然而产生的结果,就是双方都自以为是而排斥...
20
二、经由中国驻朝鲜公使汪凤藻向中国提出向朝鲜派遣中日共同委员的建议
如今我国的外交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此后的一缕希望,就取决于中国政府究竟是否会同意我国的提案。不管中国政府采取怎样的措施,倘若拒绝了我国政府的提案,我国政府当然不...
21
三、中国政府对设立中日共同委员的异议
中国驻东京特命全权公使汪凤藻,根据本国政府的训令,于光绪二十年五月十八日,即我国明治二十七(1894)年六月二十一日,带着公文来回复我国的提案。他提出了不能同意...
22
四、日本政府对中国政府提出的第一次绝交书
我国政府对此答复当然不能沉默。于是在第二天的22日,我向汪公使发去了公函,对他们列举的理由进行了逐条驳斥。其要旨大抵如下:日中两国对目前朝鲜的形势存在着歧见,对...
23
第五章 关于朝鲜改革和中朝宗属关系的概述
...
24
一、西欧新文明与东亚旧文明之间的冲突
说起朝鲜内政的改革,或是中朝宗属问题,追根溯源的话,这是日中两国在朝鲜权力竞争的结果,在探讨这一根本问题是如何发生发展之前,我觉得有必要来叙述一下日中两国原本的...
25
二、我国朝野对朝鲜内政改革问题的议论
我们已对外表明,我国将独力担当起朝鲜内政改革的重任,我国朝野在这方面的观点也可谓是翕然一致,环顾朝野的言论,大都认为朝鲜乃是我国邻邦,我国纵然要遭遇一些艰难,也...
26
三、有关朝鲜问题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这样的事情如果只是局限于日朝两国之间,就完全不必顾及他国的意向,任何困难的事项都容易获得解决,然而朝鲜问题一开始的做法虽然在名义上是以朝鲜为主要问题的,但是在实...
27
第六章 朝鲜内政改革的第一期
...
28
一、中国将领叶志超致袁世凯的电报
中国政府,尤其是李鸿章后来逐渐察知了我国政府的决心,似乎颇为惶恐,千方百计阻碍我国对朝鲜内政的干预。此前他们已向我国政府表明朝鲜的内乱已经平定,可时至今日,时局...
29
二、有关朝鲜内政改革的秘密训令
中国国内的情形已是如此。而这一时刻,我国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呢?我已在日中两国在设立共同委员会问题上出现意见破裂之后,就我国政府未来所要采取的政策,将其大要以电...
30
三、大鸟公使对朝鲜内政改革的建议
另一方面,从大鸟公使的地位来说,他已目睹了朝鲜的形势日非一日,且在接到我的训令时,他已领会了我国政府将要采取的方针,因此,大鸟公使在我发送上述训令的同一天(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