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君及朝鲜内阁官员与驻朝中国军队将领密函的暴露

六、大院君及朝鲜内阁官员与驻朝中国军队将领密函的暴露

在攻陷平壤之前,日中战争究竟谁会取得胜利,朝鲜的官民对此一直心存怀疑,且很多人预料最后的胜利将归于中国。在中国军队尚未被消灭之际,大院君以及内阁成员常常在日中两国之间保持平衡,这时大院君、金宏集之辈偷偷地派心腹去平壤,与驻屯在该地的中国军队将领暗通款曲,以备将来中国获胜时可以逃避呵斥(平壤平定后,这些人给中国军队将领的秘密信函被第一军司令山县伯爵查获,并由山县伯爵送至我处,后来井上伯爵前往朝鲜,要将大院君驱逐出政府,其时特地取出这些秘密信函来质问他)。他们虽然当面听从了我国政府的劝谏展开了内政改革,但是在这样的时候却仍然无法将李鸿章的命令置之脑后,李鸿章曾恐吓他们不管发生了怎样的事情,朝鲜政府都必须拒绝日本的劝谏(这项命令,是在牙山开战之前,李鸿章通过袁世凯向朝鲜政府传达的。此事大鸟公使曾向我报告过),这是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弱小国家所难免的现象,似乎也可令人同情,然在他们怀抱二心期间,不管我国政府如何真诚地劝谏他们进行内政改革,他们往往都是左顾右盼,踟蹰因循,只是拖延时日而已。这也是朝鲜内政改革错失时机、久久未能获得成果的原因之一。

如上所述,朝鲜政府内部虽然互相倾轧争斗,但也深知若将内政改革的事业弃之一边的话,终究难孚国内外舆论的期望,因此也试图推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但是回过头来看一下当时的实际情况,中国的军队正不断地自大沽、山海关向平壤屯集,据说其兵力超过了两万,当时朝鲜的北部地区全都在中国军队的管辖之下。而由长野津陆军中将率领的向朝鲜进发的我第五师团,原本最顺的路线是经过宇品、马关直接行驶至仁川,但当时我海军内部有很多人认为,在目前中国的北洋舰队还有相当力量的情况下,分派一部分我海军力量,将我多艘运兵船暴露在马关以外的大海上并直航仁川的话,是相当危险的,是海军战术所不允许的,海军恐怕难以承担安全护送的责任。因此不得已全军官兵全都在釜山登陆,再从陆路向北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