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俄国的忠告

一、俄国的忠告

《马关条约》签署以后,我皇上发布了不日将前往京都巡幸的谕旨,逗留在广岛的各内阁大臣有的就先行前往京都。我因要养痾,蒙获休假,暂时前往播州舞子[38]调养。就在内阁要员散居在各地的时候,4月23日,驻东京的俄、德、法三国公使来到外务省面会了外务次官林,称各自受到了本国政府的指令,对日中媾和条约中割让辽东半岛的条款提出了异议。俄国公使在口述的备忘录中表示:“俄国皇帝陛下在查阅日本向中国提出的媾和条件时认为,辽东半岛归日本所有不仅危及中国的首都,同时也使得朝鲜的独立变得有名无实,这将对远东将来的永久和平构成障碍,因此,俄国政府为对日本皇帝陛下的政府再次表示诚挚的友谊,在此奉劝日本政府放弃对辽东半岛的所有权。”(德、法两国政府的劝告文书其内容与俄国政府的劝告公文大同小异,此处省略。关于突然发生的俄、德、法三国的联合干涉,我在后文中再详细论述,可是既然三国之间原本已达成了联合干涉的协议,他们各自驻东京的公使应该一致行动,令人感到不解的是,他们最初的行动却是彼此相左,并不协调。4月20日,德国公使独自来到外务省面晤林次官,称自己接到了本国政府极为重要的指示,明天将与另外的国家的公使一同来拜访外务省,面会外务大臣或内阁总理大臣,至于“另外的国家”,其国名现在不便说明。林次官答称,现在伊藤、陆奥两大臣均不在东京,尤其是外务大臣目前正患病休养,贵方有何要事我虽不清楚,但可由我代为接待。于是德国公使表示,那么明天就与其他国家的公使一同过来。但到了翌日的21日,不知发生了什么问题,德国方面要求面会延长一天。然而到了第二天,依然没有与其他国家的公使一同过来。如此这般一再延期,一直到了24日,三国公使才一起来到外务省,其原因据说是由于俄、法两国的公使迟迟没有收到本国政府的指示。由此足可以看出,因为事出突然,三国政府在向本国公使发出指示时程序上并不协调。)

林次官立即将此事电告给我和在广岛的伊藤总理,请求指示。这里暂且不讨论这一事件的由来以及对三国联合干涉的本源进行阐释,也暂且不考察其他欧美各国对这一行为的态度,这些留待后文再述。这里先记述一下我国政府对这一事变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在三国提出干涉之前,我已经从我驻俄国公使西以及驻德国公使青木发来的电报中,察觉到了欧洲强国中必定会出现对马关条约进行某种干涉的举动。于是我从舞子发电报给伊藤总理说:“据青木、西两位公使的电报,来自欧洲各大国的强力干涉恐怕终究难免。因为我国开始时始终没有将对中国提出的条件告诉欧洲各大国,他们今天才在公开发表的文件中获知此事,正好让他们获得了从中阻碍的机会。也就是说,当初我国就对欧洲各国告知了对中国的各项条件的话,今天发生的问题也许当初就发生了。我国政府如今已经骑虎难下,不管会冒怎样的风险,我们现在只有向外界显示维持现状毫不退让的决心。不知总理如何考虑,务请开诚相告,并乞指示。”同一天,我又收到了林次官的电文,得知形势越来越严峻。尤其是俄国自去年以来已陆续将军舰集聚到了远东地区,如今不仅在日本和中国沿海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且在当今的形势下,世间也流传着不少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其中说到俄国政府已经对停泊在这一地区各港口的本国舰队发出密令,要求其做好各项准备,紧急待命,24小时内可随时出发。这看来好像是事实。此时此刻,我国政府采取怎样的措施,实在是严重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荣辱,自然不可凭一时之勇而轻举妄动。但是自去年以来我海陆军将士在前方的浴血奋战,政府方面也是苦心经营在外交上费尽筹划,其结果终于不孚众望,获得了相当赞赏,而如今却要将已经皇上批准生效的条约中主要的一部分内容化为泡影,要做出如此重大的让步,纵使吾辈当局者为国家的长远策略考虑而强忍胸中无限的痛楚且将来一旦出现险局也绝不退避,无奈这样的变局一旦向外界公布的话,我陆海军将士将会出现如何激烈的反应?我国的民众将会怎样的失望?即便能够减轻外来的灾祸,却是如何来平定来自国内的变动?处于内外两难之际,该如何来权衡轻重?为此苦恼忧虑不已。至此,我认为暂且先拒绝他们的劝告,一方面探测他们真意的深浅,一方面观察我国军民会有怎样的动向,这乃是当务之急。正在此时,伊藤总理电告我说:“关于三国干涉一事,今天(24日)召开御前会议,请申述意见。”于是我立即回电说:“本大臣的意见大抵如昨日所述,值此之际暂且坚持我国的立场,一步也不退让,视他们今后的举动,政府再作进一步的商议。然因事关重大,宜对俄、法、德三国分别制定回函,待皇上圣决。在此之前,政府先不要急于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