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巨文岛事件
这里再举出一个实例。此后的1885年,英国曾占领了朝鲜境内的巨文岛。当时英、俄、中、朝四国之间产生了种种复杂的关系,彼此之间互相怀疑和猜忌,由此产生的纷争久未解决,此后英、俄两国各自从中国那里获得了所要求的保证条件,问题暂时获得了解决。在就这一重大外交问题进行谈判时,英俄两国的眼中就仿佛没有朝鲜这个国家似的,往往只是以中国为谈判对象,认中国为对方的负责者(英国突然占领巨文岛的新闻传播开之后,俄国对此表示了相当的不满,中朝两国一方面对英国提出了抗议,另一方面接到了俄国提出的措辞严厉的质问。双方在进行了漫长的谈判之后,英国态度坚决地向中国表示,倘若俄国保证今后决不侵犯朝鲜领域的话,英国就从巨文岛撤兵。于是中国政府又与俄国政府进行了多次协商,最后俄国政府向中国政府保证,如果英国从巨文岛撤兵的话,今后不管发生怎样的事情,俄国都不会占领朝鲜的任何地方。于是中国政府又将此意转达给了英国,此后英国并未将巨文岛直接交还给朝鲜,反而是交还给了中国,只是让少量朝鲜官吏参加了交还仪式。在今年发生了辽东半岛的问题之后,也不知道俄国何时会提出朝鲜的问题,于是我电告驻英国公使加藤,要他向英国政府提出质问,今天英国政府是否也认为俄国上述的保证依然有效?英国方面回答说,英国认为这一保证至今依然有效)。由此可知,当时英、俄两国都在暗中默认了中朝之间的宗属关系,在交涉有关朝鲜的重大事件时,只是将中国置于中心位置,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英国,当它在考虑远东政策时,直到近日仍然认为,与其认定朝鲜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不如让其与中国长久保持宗属关系更符合自己的利益。这次在日中两国之间进行斡旋调停时,仍然在设法使这一有利于中国的宗属关系继续得到保持,这种迹象是非常明显的。
在这样的情形下再提起中朝宗属问题,无疑已是陈词滥调了。但是,现在日中两国在朝鲜的关系,毕竟已经到了不得不发生一场冲突的危急时刻,大鸟公使面临这样的困难局面,一再主张目前除了以宗属问题为借口挑起一场分歧外,别无良策。但是,我考虑到内阁目前对这一问题尚无确切的定论,便电告大鸟公使暂缓向中国使臣直接提起此事。然而,如今朝鲜的形势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境地,大鸟公使终于就宗属问题向中方提出了最后照会。但是,大鸟公使为了避免违背我的指示,他并未直接向在汉城的中国使臣提出“汝国是朝鲜的宗主国吗?”这样的问题,而是采取了比较狡猾的手段,转而去询问朝鲜政府:“汝国为中国政府的属邦吗?”大鸟公使的目的是想把这一问题扩展开来,若回答是属邦,就对其表示这一立场与日朝条约中“朝鲜作为一个自主国家拥有与日本平等的权利”的表述是矛盾的,并且再将这一观点扩展开来,得出结论说,中国军队若以“保护属邦”的名义进驻牙山乃是践踏《日朝条约》的行为,于是趁着7月23日事变发生,强行要求朝鲜政府委托日方将在牙山的中国军队驱逐至境外。因此究其本源,这次日中两国的交战毕竟是起源于中朝宗属关系这一外交问题,外交问题成了最初的导火线,由此引发了以炮火开启的最后悲剧,这样的说法绝非不适当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