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
2025年09月26日
一、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2]告子说:人性就好比急流,在东边冲开缺口就向东流,在西边冲开缺口就向西流。所以人性不分善不善,就好比水不分东西。孟子则说:水流确实不分东西,但是不分上下吗?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就好比水向下流。人的本性没有不善良的,水的本性没有不向下流的。如今的水,被击打就可以溅得很高,可以使它高过额头;堵塞水道可使水倒行,就可使水流上山岗。难道这是水的本性吗?是形势使它这样的。人之所以会做坏事,其本性的变化也如同水迫于形势而往上流一样。在这里孟子巧妙地将告子“东西”之说变成了“上下”之说,既然人性善如水就下也,那么哪有水不向下流的呢?所以人性善就无可辩驳了。告子所说之性,指的是人的本然之性,因为人的社会属性是受社会教化和引导的,人类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后,人的社会属性不可能任由“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肯定会疏而导之,引以为善。那么孟子与告子辩论之“性”指的就是人的本然之性,那么孟子所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之性善,就应该指人的本然之性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犹如“水之就下也”,是不可抗拒的,是自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