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道事君

一、以道事君

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47]认为君臣是对等、相互独立关系。故“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48],只有君主按照礼的要求去差遣臣子,臣子才会以忠来事奉君主。那么“以道事君,不可则止”[49],大臣用忠君之道的要求来侍奉君主,如果这样还不行,宁肯辞职不干。说的是君臣关系主要是臣对君的关系,具有选择性,宣扬的是一种“独立”精神。孟子在“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50]的理论基础上,将责任推向君主,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51]意思是说:臣下之不仁、不义,主要源于君主之不仁、不义;若要臣下仁义,君主必先实行之。《荀子》云“从道不从君”[52],要求贤臣依从正确的原则而不依从国君。《荀子》又云:“夺,然后义;杀,然后仁;上下易位,然后贞;功参天地,泽被生民;夫是之谓权险之平,汤、武是也。”[53]意思是:夺取君权,然后才能实行道义;杀掉君主,然后才能实现仁德;君臣交换位子,然后才能做到有操守;功业与天地并列,恩泽施加到广大民众:这叫做改变危险的局面而达到安定,商汤、周武王就是这样的人。荀子认为:臣对于君王的忠诚,不是盲目愚忠,而是以“道”为取舍的标准。东汉荀悦《申鉴·杂言》云:“违上顺道,谓之忠臣;违道顺上,谓之谀臣。忠所以为上也,谀所以自为也。忠臣安于心,谀臣安于身。故在上者,必察夫违顺,审乎所为,慎乎所安。……或问人君人臣之戒,曰:莫匪戒也。请问其要,曰:君戒专欲,臣戒专利。”[54]都是强调“以道侍君”。

img

在对待君王的态度上,孟子显示出磊落恢弘、刚直不阿的人格风范和精神气度,坚持以道事君。孟子认为:君臣关系虽有上下级关系,或曰主辅关系,但不是主仆的无条件的人身依附关系。君臣是一种特殊的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孟子主张君臣需以诚相待、以礼相待,保持人格平等。故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55]孟子特别强调君对臣的尊重。孟子曰:“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56]意指:大有作为的君主不会随便呼唤大臣,如果他有事需要出谋划策,就应亲自登门拜访。君主不如此尊重德行、喜爱仁道,就不值得为他出谋划策,他也不可能有大作为。如果君主没有虚心受教心态,就得不到贤臣辅佐;而有为之君主,必先以礼尊臣。“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57]孟子认为:商汤对待伊尹,先向伊尹学习,然后请他为臣,于是不费大力气就统一了天下;桓公对待管仲,也是先向他学习,然后请他为臣,所以不费大力气就称霸天下。君主尊重贤臣,虚心请教,尊重其人格,就能得到他们的全力辅佐,并可平治天下。孟子同时强调臣要自尊自重,以道事君。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58]孟子说:天下清明,道随身显;天下昏暗,身随道微。没听说过怀道之士屈道而从人的。所谓“以道殉人”,即用牺牲“道”来逢迎统治者,此乃“妾妇之道”,孟子不齿也。孟子关心的是言行是否遵“道”,或曰在行政过程中“道”是否得到贯彻执行,不能违“道”而博取君主欢心。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59]意思是说:有侍奉君主之人,他们以取悦君主为己任;有安邦定国之人,他们以安定国家为己任;有明道之人,他们以道行天下为己任;有圣贤,是万民楷模,他们不仅能端正自己,还能端正万物。对于“为容悦者”,孟子耻之。孟子强调臣的人格独立,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60]孟子说:古代贤君喜好善言善行而忘掉自己的富贵权势,古代贤士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乐于其道而忘了别人的富贵权势,所以王侯将相不对他们恭敬尽礼,就不能够多次见到他们。见面尚且不能多得,何况是要使他为臣呢?在孟子看来,富贵权势并没有什么神圣之处,“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61]意思是:晋国和楚国的富有,没有人赶得上。不过,他凭借他的富有,我凭借我的仁德;他凭借他的地位权势,我凭借我的道义。我有什么卑微的呢?君主有的是财富官爵,贤臣有的是道义学问,两者相较,贤臣啥也不缺。一个人只要真正重道义而轻名利,就能在权势面前挺直腰身,就是所谓无欲则刚。所以孟子说:“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cuī,椽子)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62]孟子明确指出:向诸侯进言,就得藐视他,不把他高高在上的地位放在眼里。堂高几丈,檐宽几尺,我如果得到地位,绝不住这么奢华的堂屋。每餐食物广列,侍女众多,我如果得到地位,绝不如此奢华进餐。乐队为饮酒助兴,驰骋打猎,跟随的车子上千辆,我如果得到地位,绝不如此肆无忌惮。他们喜欢做的,都是我不愿意做的;我所做的,都符合古代礼制,那我为什么怕他们呢?如此豁达且独立的人格精神,古今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