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中用权的科学管理方法

第四节 执中用权的科学管理方法

孟子思想中充满着通权达变的灵活性,权变作为一种生活的智慧和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19]表面上看,孟子似乎持不守信誉、不讲原则操守的生活态度,其实不然。孟子认为:当作出的承诺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无法兑现,或者兑现承诺不但无益而且有害时,放弃承诺就是必要和明智的。当已经开始的某项工作因条件的变化而无法继续下去,或继续该项工作会给他人带来伤害时,放弃这项工作就是明智的。此时的是非判断标准就是“义”,即更高的价值准则和利益原则。任何组织在做任何决策时,不能拘泥于某些固定的框框和僵硬的标准,因为框框和标准是死的,是过去的;而人是活的,是现时的。孟子曰:“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20]孟子主张中道,同时认为如果采取中间立场而没有周密的权衡、灵活的变通,那么同样是执着于一端。人们之所以厌恶执着于一端,是因为它损害正道,它坚持一点而不顾及其他。“权”如同秤砣,它可通过灵活移动来衡量物品的重量,永远不会固定在一个点上,彰显灵活性和应变性。孟子反对用僵化、凝固不变的观点来观察和处理问题,认为坚持一定的原则和标准是好的,但如果过了头,就会变成死板僵化的教条,因为它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否定了事物的丰富多样性。舜的父亲为人顽劣,几次要害死舜,舜要结婚,如果舜事先去征求父母意见,就有可能结不了婚,这种情况下“不告而娶”,就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这时就不应死守“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21]的礼制。

孟子关于通权达变的思想对于企业管理是富有启发性的,这也构成了孟子管理思想的一大特点。企业经营管理要面向市场,而市场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未知因素的王国,在这里风险与机遇同在,成功与失败并存。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僵化固执、墨守成规就意味着亏损破产;通权达变、相机决策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它也完全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条件随机制宜,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管理原则、方法和标准。管理者必须弄清当时当地的环境条件,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针对不同的对象,必须选择适当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管理方法是管理主体从事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各种管理活动时所使用的手段和工具。孟子管理思想中极具特色的方法就是“执中用权”,也是孟子管理思想有别于西方管理思想的独到之处。儒家特别强调“用中”,《中庸》云“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22],“中”即指适“度”,追求“不偏不倚”,反对“过”与“不及”。过分与不足都是一样的,都是偏的表现,只有适“中”才是最佳,所以孔子也提倡“允执其中”。孟子曰“汤执中,立贤无方”[23],推举商汤处事多走中间道路,树立贤才不论其是何地何出身。他提倡“中道而立,能者从之”[24],认为一个贤能之人站在道路中间,有才能的人就会跟从。在管理实践中运用“中”的方法,体现在对“度”的把握上,就是要把握好分寸与尺度,不走极端,既不急躁冒进,也不固步自封。要求管理者,放眼全局,审时度势,内外兼顾,进退自如,适“中”不“偏”,企业方可长盛不衰。

“权”是指权变,就是指事易时移,随具体情境而变,要求不拘泥于陈规陋俗和现成的经验,根据时空和态势的变化而变化,体现的是灵活性和机动性。孟子作为古代智者,在思考问题和处理实际事务时经常不拘泥于传统的陈规陋俗,表现出一种灵活应变的智慧和随机制宜的艺术。比如齐国辩士淳于髡问孟子:“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答:“礼也。”又问:“嫂溺,则援之以手乎?”孟子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25]淳于髡问男女之间不亲手传递接受东西,这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吗?孟子说这是社会行为规范。淳于髡又问如果嫂子淹入水中,小叔子要伸手去救她吗?孟子说嫂子淹入水中小叔子不伸手去救,小叔子就是豺狼。所谓男女授受不亲,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嫂子淹入水中,小叔子伸手去救,是一种权宜变通之计。在处理嫂子溺水问题时,孟子表现出了极强的灵活性,这就是权变,就是不能死守教条,需因时因事随需而变。孟子认为嫂嫂溺水,小叔子打破男女授受不亲的礼制,伸手救嫂,这符合更高的价值准则,能产生更好的社会效果。美国权变理论的代表人物弗莱德·E.菲德勒曾说:“在管理过程中,要保证管理工作的高效率,在环境条件、管理对象和管理目标三者发生变化时,施加影响和作用的种类和程度也应有所变化,即管理手段和方式也应该发生变化。”现代权变理论认为,在组织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最好”的管理方法。换言之,在现实中,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管理方法,任何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都应根据时间、空间、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否则,它就不再显现先进与科学,如果死守套用,必败无疑。许多优秀企业家都非常熟悉这一原理,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img

在现代企业竞争中,变化是永恒的,不变是暂时的,一个企业要想长盛不衰,必须懂得权变的道理,不断地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战略措施,赢得市场与顾客,惟有如此,才可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事实上“执中用权”思想,在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指导意义。如此看来,现代西方所谓“权变理论”,乃是沿袭我们老祖宗的智慧,或者说,两千多年前孟子提出的“权变”思想,仍闪耀着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