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更生的难点在于正确处理与学习外国、争取外援的关系

自力更生的难点在于正确处理与学习外国、争取外援的关系

自力更生不是孤立主义,必须学习外国经验、争取外部援助。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自力更生的口号是对的,但中国不能孤立也同样要注意到。”[19]

毛泽东同志认为,“每个民族都有长处,都有缺点……所以要学习每个民族的长处,不管这些民族的大小。同这些国家互相交流经验,这样比较好”。“我们不是反对西方的一切,而只是反对那些帝国主义压迫人、欺侮人的东西。它们的文化科学我们要学习。”[20]正因为别的国家有长处,所以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正因为我们自己有短处,所以有向外国学习的必要。同样,正因为别的国家有短处,所以不能盲目地学,把外国的东西一概搬来;正因为我们自己有长处,所以不能妄自菲薄,崇洋媚外。

因此,“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21]。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外国经验,不管是哪一个国家的,只能供参考。“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经济战线上如此,军事战线上也完全应当如此。”[22]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家建设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我们认真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特别是在重工业方面,几乎一切都抄苏联。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这当然不应当是长久之计。毛泽东同志坦承:“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是总照抄。我们不懂嘛,只好抄苏联的。到第二个五年计划,我们就不照抄了,一九五八年、一九五九年我们自己找出了一套办法。”[23]其中,也有经验的反思:“对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也应当采取这样的态度。过去我们一些人不清楚,人家的短处也去学。当着学到以为了不起的时候,人家那里已经不要了,结果栽了个斤斗,像孙悟空一样,翻过来了。”[24]

不但学习外国经验如此,争取外援同样需要坚持辩证法。毛泽东同志强调,“只有自力更生,自立自强,自己有办法,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国际与国内各方助我力量,方能发生作用,才是可靠地取得和平,否则就是不可靠的,是危险的”。[2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的根本方针和国民党相反,是在坚持独立战争和自力更生的原则下尽可能地利用外援,而不是如同国民党那样去依赖外援,或投靠任何帝国主义的集团。毛泽东同志强调:“一切自力更生,不靠任何外援,准备精神的与实力的条件对付将来内战危险,应是你们今后工作的出发点。”[26]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面对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毛泽东同志强调,“在国与国的关系上,我们主张,各国尽量多搞,以自力更生、不依赖外援为原则。自己尽可能独立地搞,凡是自己能办的,必须尽量地多搞。只有自己实在不能办的才不办。特别是农业,更应当搞好。吃饭靠外国,危险得很,打起仗来,更加危险”。“我们这些国家,要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对外援要争取,但哪个为主,要考虑。自力更生好办事,主动。”[27]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迫切需要和渴望苏联的帮助,快速把我国的国防和科学技术搞上去,把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得强大起来。然而,苏联对我们的援助却并不真诚,总是“留一手”,即便这样的有限援助后来也难以为继。1959年苏联政府撕毁两国签订的新技术协定,1960年单方面决定全部召回在华苏联专家。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苏联将在华担负重要任务的1390名专家全部撤回,同时撕毁了两国政府签订的12项协定和两国科学院签订的1个议定书以及343个专家合同和合同补充书,废除了257个科学技术合作项目。这对于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极度困难时期的中国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中国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大考验。毛泽东同志在《革命和建设都要靠自己》中指出:“离开了先生,学生就自己学。有先生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此后,在没有外援支撑的情况之下,他亲自鼓励钱学森和其他科学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中国以惊人的速度成功地掌握了“两弹一星”等先进技术。这一切,使中华民族的自力更生精神变得更加具体、更加实在。

当然,毛泽东同志号召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并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建设,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相反,他是积极主张争取外援,发展对外联系,反对盲目排外的想法和做法的。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阐述了争取外援的重要性。他说:“帝国主义存在的时代,任何国家的真正的人民革命,如果没有国际革命力量在各种不同方式上的援助,要取得自己的胜利是不可能的。胜利了,要巩固,也是不可能的。”[28]

革命需要国际无产阶级的援助,建设也需要国际的支持与合作。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各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以及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之间,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求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他同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一道,为打破封锁,也为打开国门,积极而有效地开展各种工作。比如,打破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差别,对于同我国建交和未建交的国家,只要尊重中国的独立和主权,都积极争取同它们发展贸易往来和各种联系。毛泽东同志在接见一些西方国家的党政要人时,多次呼吁同他们“做朋友”,“做个好朋友”,不仅经济上合作,政治上也要合作,要拆掉各种各样的“墙”。

经过努力,我国同世界不少国家不同程度地建立了民间或官方的关系,做到了“我们的朋友遍天下”。1971年,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的大门开始打开。正是由于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地开拓对外开放的渠道,才使得帝国主义封锁禁运的阴谋和霸权主义的高压政策逐渐破产,迫使其不得不正视坚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得不改变其错误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