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事业自信心
意志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志向来。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怀抱坚定的成功信念,就会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催动下为之不懈奋斗。
战胜强权欺凌,战胜封锁进攻,战胜围追堵截,面对疯狂屠戮勇往直前,闯出一条自己的道路,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写照。前进和发展的道路从来不是平坦的,在局面最困难的时候,在前景最黑暗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一如既往地坚守自己的信仰,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
回望近百年的风风雨雨,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满目疮痍的国家重回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于一叶扁舟上的只有数十人的小党,成长为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带领中华民族完成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转变,根本的一条就是依靠精神的力量、信仰的力量。
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1]
习近平总书记用“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他强调,共产党人要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始终把思想防线筑得牢牢的,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自信的理论基石,是我们党克服一切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科学指引、精神支撑和智慧源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使我们党的自信始终占据崇高信仰的精神高地、获得真理基石的强大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充满自信的理论基础。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在长期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锤炼形成了一系列优势。这些优势是我们党性质宗旨、制度体制、优良传统等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充满自信的重要原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面对“四大考验”“四种风险”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打铁必须自身硬。”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真正做到了“自身硬”,完全有理由自信。
今天,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共产党有充分的理由自豪和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党员干部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不论风吹雨打,不怕千难万险,坚定不移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奋斗。
2019年我们庆祝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再一次真切地见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擘画“中国之治”宏图。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国民收入迈上1万美元的台阶……这一切,汇聚成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的前进洪流,给我们增添了无穷力量。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我们不惧风雨,也不畏险阻。”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中国共产党人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