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更生必须保持积极主动、化危为机的智慧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这是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挺举起傲立世界的辉煌。我国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从这个经验看,关键是时机和决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
“要大力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研发生产我们自己的品牌产品,形成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国家繁荣富强。”当今世界,先进技术、关键技术越来越难以获得,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逼着我们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不是坏事,中国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我们面对困难,更面对机遇,必须调动本民族的创新灵感与激情,走出具有中国特色又适应于世界发展进程的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和重要举措,宣示了自力更生、迎难而上的中国信心。
“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当前,中国的实体经济、中国的制造业已构筑起自力更生的创新“根基”。我们依靠自力更生取得巨大成就,现在国力增强了,仍要继续自力更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正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一带一路”,正是装备制造业大有可为之机。我们必须坚持辩证思维,转变观念,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把握机遇、化危为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时不我待,要有志气和骨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要增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临门一脚”,让科技创新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重大作用。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方能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占领先机、赢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