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文艺的作用,倡导新时代的中国文艺承担起世界责任,推动文艺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

重视文艺的作用,倡导新时代的中国文艺承担起世界责任,推动文艺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

文艺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最好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明之美集中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等经典著作和文学、音乐、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之中。”[4]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承担起中国文艺的世界责任,是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艺问题思考的重要维度。他对中国文艺寄予了深厚期望,希望文艺与国家和民族紧紧相连、休戚与共,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发展的重要论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带入一个新时代,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指出了科学的思路,规划了可行的蓝图。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文艺的发展往往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即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重视文化多样并存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本土文艺战略定力和吸收借鉴的问题。他提出了文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实践和中国方案,即“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保持文艺发展定力,借鉴西方优秀成果,是中国文艺发展面临的问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必须要扎根中国大地,汲取中国营养。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在文化多样并存的时代中,不能再沉溺于“拿来”和“追赶”的心态,而要同西方文艺理论建立平等、对话、互动的关系,建立起扬弃和超越的关系,在坚守本源、保持定力的基础上,做到洋为中用、中西合璧,夯实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打铁必须自身硬。”中国要想为国际社会多作贡献,就必须先使自己不断壮大。要使新时代的中国文艺承担起世界责任,就要不断提高我们的文艺创作水平,不断将最优秀的作品推介出去,把蕴含在作品中的文化精神价值弘扬出去,从而在世界文化艺术舞台上获得更大的影响和尊重。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注释】

[1]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510页。

[2]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9年5月16日。

[3]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9年5月16日。

[4]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9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