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办法破解医疗世界性难题

用中国办法破解医疗世界性难题

健康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人民健康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健康,把人民健康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涵,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用中国办法破解了医疗世界性难题。

从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党中央作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的民生承诺。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健康中国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支撑保障。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新医改在“打好基础、形成框架、试点探索”“三重点一配套”基础上进入第三阶段,重点围绕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文件和改革措施,在医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医改直面医疗资源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的“中梗阻”,专攻公立医院、药价虚高等最难啃的“硬骨头”,力争让所有人看得起病也看得好病,成为全面深化改革最直观、最生动的观测窗口。

2019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1.4万个,卫生技术人员1010万人。居民健康水平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达到近20年来最低水平。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认为,中国在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方面迅速迈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更加均衡。

当前,医保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异地就医结算稳步推进,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兜底功能不断强化,支付方式改革加快推进。深化药品、医疗器械流通体制改革,积极推行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压缩流通环节、降低虚高药价。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和仿制药质量疗效一致性评价稳步推进。同时,多元办医格局加快形成,各地方、各部门更加重视增加多层次、多样式的医疗服务供给,对政府办医形成有效补充。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基层广泛建立“中医馆”“国医堂”等形式的中医综合服务机构,发挥了中医药特色优势。

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我国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在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等方面体现出制度优势,而且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生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同时,这次疫情也对不断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等提出了新要求。进一步彰显制度优势、补齐短板,必须明确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的正确原则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