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厉惩治和有效预防“消极腐败危险”的发生,标本兼治、多措并举
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极大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严重侵害了群众利益,对此我们党一直保持高度警惕。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3]他一再告诫,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必须统筹联动,增强总体效果。要以严格的执纪执法增强制度刚性,推动形成不断完备的制度体系、严格有效的监督体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性觉悟,夯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根基。
注意权力集中问题,增强有效约束。近年来,因索贿受贿,“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的案例在全国不少地方屡有发生,成了工程建设领域的突出现象。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一段时期内工程建设市场求大于供、竞争十分激烈,而重大项目的承接和实施与行业主管部门有着剪不断的关系。一些单位领导的权力过于集中,在重大事项上决策不民主,工程招标暗箱操作,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一把手”个人说了算。想要拿到工程,必须打点好相关管理人员,带有贿赂性质的攻关行为在行业内成为“潜规则”。各建筑企业为承揽到工程,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不惜下大“赌注”,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拉拢利诱。与此同时,却是监督约束的乏力。由于潜规则的横行,相关管理人员都想“分一杯羹”,因而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群体性犯罪呈蔓延发展趋势,开始从个体隐蔽作案逐步向合伙作案转化。许多腐败案件往往是查处一案带出一批,查处一人挖出一群,查处一般干部带出领导干部。对此,必须加快管理改革,建立起公开、公正、透明的操作平台,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加强行风评议,严格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有效减少违规违纪行为。要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坚决制止“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深入追究责任,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起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线的作用。
警惕行业暴利,减少权力寻租空间。近些年,伴随着房地产热的兴起,土地资源快速增值。有土地就有利润甚或是巨额暴利,成为人们的共识。一些单位和部门集行政审批权和执法权于一身,决定着土地的分配和使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一些房地产商、企业主的“经济命脉”。而现行土地管理法规中,对土地征用的条件、价格等原则性规定多,有些实施细则不够详尽完备。在处理具体的土地事务中,管理部门对土地有很大的出让权、定价权,有关的决策人员、经办人员拥有很大的自主决定权,这就给公共权力寻租留下了余地。为了获得“人情地、关系地、权力地”,权力部门随之成为一些企业重点进攻、拉拢腐蚀的公关目标。同时,由于房地产行业链条长,在征地、规划、建设、销售等任一环节的违规操作,都会为开发商带来几何级的利润增长。正是在这样巨大的利益空间下,不少领导干部被房地产商拖下水,一些单位系统逐渐成为腐败易发、高发领域。针对这种情况,必须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重点行业、重点岗位人员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开展廉洁从政宣传教育,不断增强法纪观念和廉洁奉公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推进廉政文化和廉政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防范体制漏洞,增强制度执行力。200多年前,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而要给权力的运行提供界限约束和规范,就离不开有效的监督。这是因为,强有力的监督可以让执掌权力的人时时处处感受到制约的力量,“浇灭”内心的贪欲,形成用权的“规矩”,压缩自由度,减少随意性。经验和教训都告诉我们,监督到位有效,贪腐风险必然增大,贪腐之心必然收敛;监督缺位失灵,贪欲必然膨胀,腐败行为必将愈演愈烈。不可否认,社会转型过程中体制机制不完善、一些制度执行力不强也是腐败现象产生并蔓延的重要原因。为此,要适应时代发展和实践需要,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着力推进监督工作,加大预防工作力度,及时发现并制止苗头性、倾向性腐败问题。
当然,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最主要的原因还应从领导干部自身来查找。原则强、作风良、标准高,自然能够在腐败冲击面前保持清醒头脑,秉持清廉立场,不信马由缰、不随波逐流。而一些领导干部却在社会交往中放松党性修养、淡薄廉政意识,思想防线逐步涣散,约束标准自我降低,盲目追求奢靡享受,相互攀比,心存侥幸,最终在追求上迷失方向,在欲望前丧失原则,在腐败中放任自流。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同各种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党员干部应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因而,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应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注释】
[1]《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18年1月6日。
[2]《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58页。
[3]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