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农业打造“中国芯”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富了一方百姓。
赵庙乡的“王婆香瓜”应运而生。通过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的指导,赵庙乡引进种植伊丽莎白洋香瓜,很快发展到3.5万亩,亩收入都在两万元左右,并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香瓜第一镇”。前些年,专业评估机构对“王婆”香瓜品牌进行调查,其无形资产评估价达到3亿多元。目前,寿光市冠以“中国香瓜第一镇”“中国胡萝卜第一镇”等称号的专业化村镇已达到587个,地理标志产品17个。蔬菜品牌化已然成为“寿光模式”的新时代特征。
尴尬的是,中国蔬菜种子市场上外国良种占据过半江山,以往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优良品种,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核心长期受制于人。近年来,寿光以打造“全国蔬菜种业硅谷”为目标,全力推进与科研院所的联合,统筹种业研发力量,加快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体系。目前,寿光本地育种研发主体日益多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纷纷涌现,“中国芯”种子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显著提升。
为服务寿光蔬菜产业发展,潍坊科技学院成立设施园艺研究院,针对设施栽培特殊环境,进行了番茄、丝瓜、苦瓜及西(甜)瓜等蔬菜新品种的选育。2018年学校登记备案8个蔬菜新品种,还有7个正在登记备案过程中。学校自主选育的番茄新品种,除了注重商品性,还提高了营养价值和口感,“潍科玉玲珑”酸甜可口,其糖度最高达10.5,深受消费者喜爱。
秉承为中国粮打造“中国芯”的情怀,旺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2012年开始每年研发投入50万元以上,于2017年成功研制出“戴安娜”这一番茄新品种,目前已经向农业农村部申请品种权保护。“戴安娜”口感脆、含糖高,番茄糖度在7.5至8之间,适合大面积种植,抗药、耐贮存、耐运输。博收种业公司自主研发的拳头产品“星云”水果椒,不仅甜度高,同等质量下其维C含量可与猕猴桃媲美。近年来,公司坚持独立知识产权创新育种,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包含现代分子标记实验室等在内的一整套设施,以现代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法进一步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可以说在种业“中国芯”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借助“一带一路”,寿光蔬菜种子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构建起育种研发、种子加工、种苗繁育推广的全产业链体系。通过与荷兰、以色列等国家的合作,寿光市建起了全国唯一的蔬菜分子育种公共实验平台,蔬菜育种企业达到13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新品种达到50个,种苗年繁育能力达到15亿株。
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已把分公司开在了荷兰最重要的农业基地兰辛格兰市,建起3.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温室,采用工业化生产模式种植番茄和甜椒。在荷兰这个欧洲的菜篮子,大量的中国蔬菜实现了“产地销”。然而,寿光的目标不光是做买卖,更主要的还是通过合作搞科研,在种子研发高端领域寻求更深度的合作。目前,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分别与荷兰亚细亚蔬菜种子有限公司、荷兰韦斯特兰种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围绕番茄和甜椒两个蔬菜品种进行研发,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互补。通过合作,每年都有600多个新品种进行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