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意识形态安全的底线红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

二、守好意识形态安全的底线红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鲜明提出这个要求并指出,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在对宣传工作“根本任务”的规定中,把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放在了“三个建设”之首。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的工作,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思想的力量、忽视意识形态的作用。要抓住根本,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要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要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不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意识形态领域从来就不是一块净土。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就是在与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争锋中发展成熟起来的。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西方“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不甘寂寞,伺机变着花样冒头亮相。有的托古讽今、指桑骂槐,讥讽贬损我国的体制和政策;有的恶搞经典、亵渎英雄、戏说历史,搞所谓“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有的搞移花接木、指鹿为马,借各种现实问题和社会矛盾抹黑攻击我们的根本政治制度。在价值观念方面,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在一定范围滋长蔓延,带来泛物质化、泛娱乐化的社会倾向。意识形态终结论、意识形态淡化论、去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等论调,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也构成挑战,马克思主义在有的领域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近年来,全党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专项巡视,强化阵地建设和管理,加强预警监测和研判会商,及时打招呼、明底线,确保了意识形态领域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

争取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共产党人的使命。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内容。话语权是衡量意识形态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掌握思想领导权即话语权,对于执政党来说至关重要。意识形态话语权一旦旁落,失语就要挨骂,失语就会失序,失语就会失衡,难以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甚至会走上老路、邪路。面对纷乱嘈杂的舆论场,党员干部必须以主流信息占领舆论制高点,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

讲政治明遵循。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可以归纳提炼为,把意识形态工作视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把提振人民信仰作为意识形态教育重要内容,把改良社会风气视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重要方面,把重大民生关切和人民利益作为意识形态建设重要前提,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重要手段,把做好网上舆论的工作作为意识形态工作重中之重,把积极开展大国外交和赢得国际话语权作为提升意识形态国际认可重要途径,等等。这些论述具有世界胸怀、国际视野、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和时代价值,为有效解决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确定了原则、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有情怀敢担当。党员干部应当以更高标准、更严条件要求自己,积极履行使命站好岗、服好务,以更好工作成效争取意识形态话语权。敢担当善作为,应当找准工作着力点,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本质与核心,将打造富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话语体系作为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关键环节,将坚持正面宣传和抵制西方意识形态话语霸权相结合作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坚定方针,将强化互联网思想理论引导作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重点方向。

懂网络善融合。当前,对互联网未知大于已知。能否应对好互联网的挑战,已成为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最大变量”,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巩固。党员干部必须增强互联网思维,善于通过媒体融合敢亮剑会发声,对模糊认识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及时引导纠正,牢牢掌握互联网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打造“最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