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常怀进取心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学习是最富革命性、创造性的力量源泉,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以学益智、以学修身,常怀“进取之心”,常践“实干之行”,党员干部方能以爬坡过坎的压力感、奋勇向前的使命感、干事创业的责任感,一往无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心无旁骛当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心向往之、行亦趋之。樱桃好吃树难栽,幸福不是从天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我们始终要保持积极进取的姿态。”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无论身处哪个岗位,都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对待自己既要“不知足”,更要“知不足”。
鲁迅有句名言:“不满是向上的车轮。”一个没有进取心的人只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要求党员干部把学习视为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和立身之本,成为第一需要、第一追求。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气质。延安时期,我们党就注意到“本领恐慌”问题。党中央曾明确指出,我们的队伍里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很多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也有干劲,但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本领,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由于不懂规律、不懂门道、缺乏知识、缺乏本领,还是习惯于用老思路老套路来应对,蛮干盲干,结果是虽然做了工作,有时做得还很辛苦,但不是不对路子,就是事与愿违,甚至搞出一些南辕北辙的事情来。这就叫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
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形势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知识不断更新,“本领恐慌”是当下社会依然存在甚至日益突出的问题。同过去相比,我们今天学习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这是由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决定的。爱学习、勤读书,通过读书学习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这是新形势下做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胜任地履行领导职责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为此,党员干部必须由“一学永逸”向“永无止境”转变,将学习当作第一位的政治责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将学习当作一生的目标来追求,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学习,不心浮气躁、浅尝辄止,方能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
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学习不只是个人的问题,也不是一般性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问题。如果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提高自己,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难以做好领导工作,就会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为此,应当时常保持一种对自己知识结构的“质疑”意识,对自己思维技能的恐慌感,常思能力不足,常找学习差距。在学习过程中决不能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作秀给领导看,当作自己“进步”的敲门砖;决不能满足于“差不多”,一知半解、浮于表面,不肯下功夫深钻细研;决不能抱着“走过场”态度,强调“顾不上”,忙碌于迎来送往、觥筹交错或者事务性工作之中,把学习作为一种额外的差事和负担。
把握正确方向是抓好学习的第一位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没有正确方向,不仅学不到有益的知识,还很容易被一些天花乱坠、脱离实际甚至荒唐可笑、极其错误的东西所迷惑、所俘虏。”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入全面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根本立场、重大意义,自觉用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向谁学”是必须要明确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这“五个向”为党员干部“向谁学”指出了明确方向。同时,党员干部应当牢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结合时代背景、结合以前学习的知识和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应当安下心来苦读、静下神来思考,去掉浮躁气、增加书卷气,努力把标准要求调整到最高,把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把办法措施调整到最优,确保学习成果切实转化成自己的工作实绩。
问题是学习的原点和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你脑子里装着问题了,想解决问题了,想把问题解决好了,就会去学习,就会自觉去学习。”[4]党员干部抓学习,应牢固树立问题意识,把研究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作为学习的根本出发点,不断提高工作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应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善于抓住时代问题,结合实际工作深入思考和研究一些重大课题,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毛泽东同志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学习都不是为学而学,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根本目的是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党员干部应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深刻认识学习好、运用好科学理论对推进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把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当前,必须主动来一场“学习的革命”,尤其是积极主动、深入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唯其如此,党员干部方能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方能了解过去、理解现在、洞察未来,不被越来越快的知识更新迭代所甩开,不被日趋激烈的竞争所淘汰,消除迷失方向、落后于时代的危险;方能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朝向目标积极进取、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