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大国民生新篇章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1932年11月,上海《东方杂志》发布启事,向社会各界人士提出两个问题并征集答案:一个是“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另一个是“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梦想?”著名学者叶圣陶的“中国梦”,是希望“个个人有饭吃,个个人有工作做”。在山河破碎的旧中国,即使是这样的简单愿景,也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2012年11月,新当选的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释了自己心中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光明前景。
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了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其中讲到,“孙中山先生毕生奋斗,就是期盼中国成为‘世界上顶富强的国家’‘世界上顶安乐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世界上顶享幸福的人民’”。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靠着一代代人披荆斩棘、砥砺奋进,我们这个曾经“温饱都成问题”的国家,成就了“史诗般的进步”。如今,我国的民生事业已经跨过了“从无到有”的历史阶段,正在迈向一个“从有到优”的新的发展时期。“世界上顶享幸福的人民”成为新时代触手可及的现实,而且这种幸福日益向更高层级、更丰富层面延展。
回首70多年民生建设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动摇,是基本经验和基本遵循。
民生建设是最大的政治。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是我们党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的具体体现,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让我国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生活的重大任务。唯有把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统一起来,从重数量到重质量,从重增长到重共享,通过改善民生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才能让人民群众更加安心、舒心、放心。
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是当前发展阶段我国民生建设的根本要求。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而必须加强普惠性民生建设,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必须从实际出发,首先做好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承诺了的就一定要兑现,要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必须认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善民生不能脱离这个最大实际提出过高目标,甚至开空头支票,而是要同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既坚持尽力而为,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又坚持量力而行,使民生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始终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找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条件的要抓紧解决,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民生工作面广量大,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等特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专题调研时指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追求老百姓的幸福。路很长,我们肩负的责任很重,这方面不能有一劳永逸、可以歇歇脚的思想。唯有坚定不移、坚忍不拔、坚持不懈,才能无愧于时代、不负人民”。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解决好民生问题,决不能虎头蛇尾,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
1919年,毛泽东同志在《民众的大联合》中充满激情地预言:“他日中华民族的改革,将较任何民族为彻底。中华民族的社会,将较任何民族为光明。”
百年后的今天,“黄金的世界,光荣灿烂的世界”,就在前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围绕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来实践,“既要看到我们取得的辉煌成就,更要看到前面的路还很长,我们要继续努力地走下去”。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往前走”!
【注释】
[1]毛泽东:《〈政治周报〉发刊理由》,《政治周报》1925年第1期。
[2]转引自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3页。
[3]《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强调坚定信心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团结一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人民日报》2019年8月23日。
[4]《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9—210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4—265页。
[6]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