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照抄”“照搬”,切实提升中华民族创造力
自力更生,绝非一味地强调埋头苦干、艰苦奋斗,而是十分注重创新精神的激发,重视新思想、新科技对社会历史的重大推动作用。注重发挥本民族首创精神,是自力更生精神应有之义,也是当今中国发展不断突破瓶颈的关键。
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47]
中国这个客观世界,整个地说来,是由中国人认识的,而不是靠外国人去认识的。当然,每个国家都有长处和短处,认真学习别的民族的优秀的东西,是本民族更加强大的条件,也是一个民族有独立自主信心的体现。但是,从辩证法的两点论出发,“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和前面所说的对外国东西不加分析地一概照搬,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都对我们的事业不利”[48]。照抄照搬,就容易造成“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的被动局面。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当代中国所要应对的难题,是人类社会近代以来出现的全新的问题。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正是借助创造性的模式,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走出了适合中国的、具有显著民族特色的发展道路。新长征路上,党员干部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廓清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49]。
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全党同志,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存在和发展,不能不吸取别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离开了独立自主这个根本出发点,科技交流就会失去自己正确的政治方向,变成对外国的盲目崇拜,把学习变成单纯的模仿;就会使自己的国家永远跟在别的国家后面爬行,放不出自己的光彩,丧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准确把握重点领域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选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和优先方向,牢固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勇于创造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