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输血”到“造血”,强化产业扶贫支撑
2025年08月10日
从“输血”到“造血”,强化产业扶贫支撑
产业是助推闽宁镇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移民户实现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为了让走出大山的移民在异地他乡扎根落户,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闽宁镇教育引导移民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引进先进科技,因地制宜地培植支柱产业,逐步建立起“造血”机制,走自我发展、光荣脱贫的路子。
原隆村自2016年起大力推行“4+1+1”的脱贫模式,即“四牛一棚一电站”。肉牛托管分红脱贫模式:为76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牧业公司每户托管4头肉牛,每年每户分红8000元。光伏农业大棚脱贫模式:依托农业科技园区,通过“政府+企业+贫困户”合作模式,实现贫困户“一户一栋大棚”。连续3年免费给予每户贫困户一栋种植棚使用,由企业给予1万元/年的托管兜底分红,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大棚打工,可获得不低于2万元/年的打工收入。光伏电站脱贫模式:引进新能源公司,建设闽宁镇光伏小镇,采取“企业担保+贫困户+政府贴息”的模式,为贫困户建设10千瓦的追光式光伏电站,每年每户享受分红1万元;对所有村民进行全面帮扶,保障贫困群众20年长期不返贫。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筹得扶贫善款,在宁夏率先成立了脱贫基金,通过大力推行“企业扶贫+脱贫基金”的兜底方式,为无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一次性缴清养老保险,使其终身受益、长久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