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慎初慎微慎欲,严戒贪婪心

四、慎独慎初慎微慎欲,严戒贪婪心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清廉是福、贪欲是祸,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一些领导干部的腐化堕落,原因并非单一,但纵容贪婪心理的膨胀无疑是重要因素。

作为对某种事物的喜爱和追求,贪婪是一种极其病态的心理。“见利不见害,见饵不见钩”,是对贪婪行为的生动写照。市场经济使领导干部在现实中面临各种权、钱、色的诱惑。要抵御这些诱惑,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做支撑,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定力”。而一些干部就偏偏存在侥幸心理,常常作出不正确的价值判断,错误地估计形势。在趋利动机的刺激下,一些干部认为自己手段高明、行为隐秘,有权力、有靠山、有保护圈子,总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暴露;有的则认为自己做了很多工作,有贡献、有成绩、有功劳,拿一点贪一点即使暴露了也不算什么,结果置法规制度于不顾,“闯红灯”“走钢丝”“踩红线”“碰高压线”,胆子越来越大,胃口也越来越大,在犯罪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陈毅同志有诗《手莫伸》,应成为为官从政者的座右铭: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

汝言惧捉手莫伸,他道不伸能自觉,

其实想伸不敢伸,人民咫尺手自缩。

岂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

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

岂不爱推戴,颂歌盈耳神仙乐。

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莫作恶。

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所作?

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

第四想到虽有功,岂无过失应惭怍。

吁嗟乎,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官有所畏,业有所成。”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保证领导干部的公权力不偏离为人民服务的轨道,必须彻底铲除领导干部心存的哪怕是一丝一缕的侥幸,始终让领导干部心存敬畏。纪录片《永远在路上》昭示了一个道理,物质生活享乐化、精神生活颓废化、家庭生活逐利化,是党员干部心理健康的敌人,更是走向腐化堕落的幽深沼泽。党员干部应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防止心力的懈怠,防止灰暗心理的滋生,做到仰不愧党、俯不愧民、内不愧心。

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来说,加强自律关键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能否做到慎独慎微,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的违纪违法问题。要清醒认识腐蚀和反腐蚀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切实增强防范风险意识,提高治理腐败效能。要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保持定力、寸步不让,防止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小问题坐大。

作为领导干部,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陷阱”和形形色色的诱惑,难免会出现侥幸麻痹心理和把持不住自己的随大流现象。正所谓“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要将腐败思想消除在萌芽状态、将腐败行动制止在起始阶段,必然要从“心”做起。

保持警戒性,增强自身免疫力。律人先律己,正身先正心。领导干部应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牢固筑起思想道德防线,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立场不动摇、理想信念不淡化、大是大非不糊涂、党性原则不丧失。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把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把人民群众的信任牢记在心,做廉洁奉公的人民公仆。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看待法纪,充分认识到不仅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当作镜子和尺子经常照、经常量。应爱惜名誉,爱惜党的形象,带头自省,经常检查自身的工作是否还有些缺陷,经常性地用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警告自己,时时用已经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中的反面典型提醒自己,不断增强对各种腐蚀和诱惑的免疫力。

心志专一,坚守底线。“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领导干部应始终保持对腐败的痛恨和反腐败的热情,增强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的信心和决心。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牢记做人原则、做事准则,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反对谬论,弘扬正气、抵制邪恶,扫除“报复之心”“嫉妒之念”和“不平衡之态”,始终做到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不该拿的坚决不拿,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应心力坚毅,以坚决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把廉洁从政的理念渗透到个人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之中,始终做到行动上先于一般干部群众,标准上高于一般干部群众,要求上严于一般干部群众。应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践行党的宗旨,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领导干部要想行得端、走得正,就必须涵养道德操守,明礼诚信,怀德自重,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特别是要增强自制力。必须把道德修养与践行执政为民服务宗旨结合起来,常思成长历程,常念组织重托、亲人嘱咐,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奋斗成果。应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谨防兴趣、爱好、习惯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不法之徒腐蚀的缺口。面对不安好心的“意思”和形形色色的“糖衣炮弹”,莫轻易“笑纳”,勿“下不为例”。应谨慎交友,择廉交友,警惕个别人的“感情投资”和形形色色的“公关”,对那些别有用心的“朋友”不能“心太软”,应该当断则断,更不能把歃血为盟、愚昧迷信等社会陋习带到党内生活中来,带到实际工作中来。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党员干部应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应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坚持慎独慎初慎微慎欲,方能保持正确方向、避免误入歧途,进而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