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除“等靠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华民族的主观能动性

扫除“等靠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华民族的主观能动性

自力更生,绝不是不讲条件、不讲科学、不讲规律,盲目简单地蛮干乱干,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性,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共同奋斗。

20世纪80年代末,习近平同志赴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面对“老、少、边、岛、贫”的落后状况,他在各县调研时指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习近平同志在乎的不是一个城市先天物质条件的高低,更希望看到的是广大干部迎难而上、自力更生的抗争勇气。他强调,发展经济首先要转变思想,把从单纯依靠国家帮助转变到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上来。“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等等,这些观念全应在扫荡之列。”[43]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突出的矛盾,必须通过中华民族内部产生深刻的觉醒,从内部产生变革的动力和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发出号召,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44]。充分挖掘本民族的动力和热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会有稳定的载体,才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也唯有充分发挥本民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够冲破重重障碍,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才能够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