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弘扬
2025年08月10日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弘扬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天下情怀,主张“天下为公”,期望“天下大同”,强调“和合”理念,蕴含着丰厚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基因。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指出:“避免人类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回应着这个时代要求,回答着人类共同关切。独特思维方法就是天人合一,允执厥中,仁者爱人,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众缘和合。其核心是“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这样“斯为美”的文化,这样推陈出新的文化,这样促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正是今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招牌和精气神。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下观”与“和文化”的思想精髓,将攸关中国前途命运的中国梦与攸关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的世界梦紧密连接在一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为公”、构建大同世界的公共性价值,“居安思危”、共筑和平之城的自奋性价值,“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平衡的生命性价值,“革故鼎新”、自我传承与超越的创新性价值,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文化价值基石,为构筑全球化新时代共创人类美好未来贡献了中国智慧。
同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讲信修睦、善待他人的传统思想,塑造了中华民族敦厚平和的禀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传统哲学,孕育了中华民族推己及人的文化;“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共同理想,熔铸了中华民族强不凌弱、富不侮贫的精神。在这种寻求和谐共存的世界观念中,不会出现当代西方关于“历史的终结”和“文明的冲突”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