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部的划分

第二节 声部的划分

尽管音乐史上许多著名的歌剧咏叹调曲谱都是作曲家为着某一个歌手度身定制的,例如罗西尼《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罗西娜的角色就是作曲家专为当时杰出的西班牙女中音歌唱家、后来成为他妻子的科布兰(Isabella Colbran, 1785~1845)所作,以至于后世的女中音歌手再也无人能胜任,只得以花腔女高音代替;而莫扎特《魔笛》中帕帕基诺声部唱腔显得简易,却是因为受到首演时的自告奋勇扮演者、这部歌剧的脚本作家席卡内德(Emanuel Schikaneder, 1751~1812)的嗓音条件限制的缘故。他是个优秀的喜剧演员,但唱歌的技巧却不怎么样。像上述这样的事例多得很,但是对于近代的作曲家们来说,可能他们考虑得更多的是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普遍的传唱,因此他们总是按照一般音域为自己的人物写作。

在专业的音乐表演中,人声一般划分为高中低三种。男女音域恰恰相差八度,因此有六档。有的更细腻,每种音域又分两层,如,第一、第二女高音等,这就有八档的区别,加上音色的不同,歌剧舞台上的音色层次是相当的丰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