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示剧种样式
2025年10月13日
预示剧种样式
序曲写作有种种套路。或许我们可以把莫扎特时代的许多歌剧序曲划归这一类。如前所述,他的序曲虽然在音乐素材上与歌剧正文并无直接关联,但却让听众知道今晚上演的是喜剧还是正剧。他那才气横溢的序曲总能以孩童般的俏皮嬉戏的曲趣醒人耳目,逗人欢愉,让听众从中感受到那部歌剧的精神。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表现了第三等级的人们在向贵族作斗争中的那种勇敢、机敏的乐天气派。《狄托的仁慈》序曲又让我们明白这是一部庆典歌剧。《魔笛》序曲由两部分组成,先是慢板,一个庄重的和弦作三次特强演奏,是要让听众明显感受到这是一个寓意深刻的严肃故事,接着是小提琴缓慢的蠕动,渐渐连接至快板。
第二部分是一段活泼的主题,轻巧而诙谐,是典型的莫扎特式歌唱剧的音响流动方式:
前文曾经提及的罗西尼《塞维利亚理发师》序曲张冠李戴的游戏,不论他本人声称原稿遗失了,还是压根儿没有落笔,但是套用的那首序曲用在《塞维利亚理发师》头上,倒是取得了喜歌剧的良好效果,显得十分贴切,令人喜爱。
现代新古典主义的歌剧作品也按照这种方式配写序曲。斯特拉文斯基《浪子历程》则是一段与歌剧素材没有直接联系的简短序奏,本身没有什么独立意义,总共才半分钟。
德国作曲家卡尔·韦伯1824年创作的三幕歌剧《奥伯龙》1826年初演于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