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歌剧大师
2025年10月13日
第十章 二十世纪歌剧大师
十九至二十世纪之交,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二次世界大战浩劫,使艺术家感到了新的困惑,他们在思考、探索以寻求新的出路。
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使温饱问题不再成为生活主题,人们有可能无须克制欲望而更关注自身精神生活的独立性和个性的发展。现代科技的进步又大大扩展了人类的视野,信息传递的发达,使东西方文化进一步地交融。
这一切都促使艺术家对传统审美观念提出挑战,他们认为艺术作品表现英雄圣贤的崇高品行已经过时,而应当表现平凡人物的平庸生活,以及他们受潜意识支配的反常行为,甚至杀人凶手也可作为主角登上舞台。他们主张艺术审美的领域应该扩大,人们不仅欣赏美的事物,也应当表现丑恶的事物,体验恐怖的情感。
在音乐领域中人们积极地进行探索,在音乐语言的运用上,先后出现过许多流派。总的说来大体有三种主流性倾向:一是以弘扬民族风格为中心的创作,这不仅在俄罗斯及东欧继续发展,也遍及北美、南美甚至亚洲的中国和其他地区;二是以创作技巧的突破为主旨,这往往是在共同写作法则基础上之异化和蜕变;三是推行与传统创作思维截然不同的新式技法。近年来在各种实验已令人厌倦的形势下,又出现了技法简化的倾向。在歌剧体裁形式上,现代作曲家的共同特征是一方面袭用传统歌剧的形式写作,并努力在其中体现出现代的精神,一方面又将巴洛克至古典时期的一些形式与现代的形式相综合。例如1920年代至1950年代出现清唱剧与歌剧结合的形式。在音乐与歌词语言结合方面,有相当一部分作曲家对半念半唱的演唱有很大的兴趣。而各个作曲家在不同的创作时期又会有不同的追求,因此乐坛显现出新作纷繁、流派错综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