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

普朗克(Francis Poulenc, 1899~1963)

普朗克擅长于创作优美精致、风趣幽默的小型作品,旋律动听,和声明快,织体清晰,追求古典音乐典雅精细的美感。他的室内乐奏鸣曲、为古钢琴与小乐队所写协奏曲以及弥撒曲、经文歌等作品都具有新古典主义的风格特征。1947年创作的三幕荒诞喜歌剧《泰勒西阿斯的乳房》是一部超现实主义作品。通过一个妇女不堪生儿育女之苦,由丈夫变成女性,生下四万个孩子,最后不得不再将性别调换过来的故事,辛辣嘲讽当时政府当局的人口政策。泰勒西阿斯的名字源出自希腊神话的盲人预言家,曾变为女性,后又恢复男性。

普朗克的三幕十二场歌剧《卡尔墨罗会修女的对话》(1956)是根据法国大革命时期迫害十六名宣誓殉教的卡尔墨罗会修女的史实为依据所写小说改编的台本创作的严肃歌剧,音乐的新古典风格有异于荒诞幽默的《泰勒西阿斯的乳房》,注重歌剧的形式美感,带有宗教音乐的深沉严肃的气氛,同时在和声处理上运用平行和弦、四度叠置等手法,最后女主人公面对死亡所唱的颂歌在乐队烘托下,显得优美、壮烈。该剧描写一位贵族姑娘的精神成长历程,她为追求心灵的平静而隐居女修道院并与另一位修女成为知己,她恐惧死亡,热爱生活,而命运却把她和女友推上了断头台,在祈祷圣母的赞美诗歌声中,奔向天堂。